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论志愿精神 祝灵君  
 

所谓志愿精神是一种在自愿的、不计报酬的条件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完善社区工作的精神,它体现着个人对生命价值、社会、人类和人生观的一种积极态度。志愿精神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助与自助是志愿精神的基础。互助与自助精神既来自于人的天性,也来自于传统价值规范的规约。在一些传统社会里,自助与互助是人与人交流的天然的纽带,并逐渐形成某种制度。以中国为例,传统乡村存在义仓、族田、义庄、义孰等互助机构,这些组织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提供帮助。以美国为例,互助是其志愿服务的最早形式。有美国学者在谈到美国最早的志愿服务时指出,“这里没有几百年的法律和习俗加在人们头上的枷锁,我们自由、相互依赖。没有了家族和控制人们的传统……美国通过变成一个志愿者的国度,解决了我们依赖和群居的问题。”互助与自助既是志愿者组织的形式,也是构成几乎所有国家志愿者组织的基本精神。

第二,慈善与为人服务是志愿精神的核心。慈善与为人服务的精神有两个方面来源:一是来自于宗教的价值取向;二是来自于传统社会的某些习俗。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号召其信徒实施慈善行为以及各种义举。中国历史上的寺院、庙宇承担着各种慈善事业,西方基督教号召其信徒广施爱心;同时,在某些传统社会中,施赠也是衡量一个人美德的重要标准。现代社会的志愿者行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慈善与为人服务的精神,这构成了现代社会志愿精神的核心内容。

第三,参与是志愿精神的本质。志愿活动体现了个人对社区、社会的关心和责任。志愿者活动也是现代人参与公共事务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志愿者活动不仅涉及到普通社会事务,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政治生活,尤其当某些重大议题如环境保护、防止疾病、核灾难等上升到国家议题时,就必然引起政治组织与志愿组织的共同关注,从而引起志愿组织参与政治。

第四,独立与自治是志愿精神的前提。志愿是强制的对立物,所谓志愿是指在没有强制的前提下人们的自由选择。所以,志愿精神往往是指在政府以及各种强制组织之外形成的自由选择精神,志愿者组织也就是在政府与各种强制组织之外形成的某种自由联合体。因此,政府与志愿者的关系是,现代政府可以鼓动志愿活动,甚至控制志愿活动的议题,但政府并不能强制某人参加志愿活动。

第五,倡导运动是志愿精神的结果。现代社会运动大多数是在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所谓社会运动,是指很多人为了改变社会的某些方面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努力。20世纪60、70年代,在西方社会兴起的各种环境保护组织、反核能组织、自觉维护妇女解放等多种志愿者活动发展成了对现代世界影响深远的“新社会运动”(NSMs)。这些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具有强烈阶级和政治色彩的运动有很大差别,一般具有社会性、志愿性、自发性和追求文化观念上的革命等特征。

此外,志愿精神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资本,任何社会都离不开这样的社会资本,都需要不断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它。而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社会资本基本上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为生产提供便利,社会资本具有同样的作用。”作为社会资本的志愿精神,它倡导的志愿活动所形成的网络本身使人们之间产生了友情和联合,这对于形成社区融合、促进社会互信与互利、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都有直接的作用,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社会合作与互助,促进社会团结与友爱。合作与互助精神有助于提升人际间交流,强化人际间接触与关怀,减少彼此的距离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慈善与为人服务的精神还可以建立社会信任与社会团结,强化社会友爱。

二是促进社会交流与进步,推进社会繁荣与发展。志愿参与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可以焕发出人的主人翁感与社会责任感。托克威尔在描述美国民主的基层形态时发现,恰恰是乡镇公民的参与导致了他们的爱国精神,热爱社区事业的精神,自发建设家园的强大力量。而志愿精神也在不断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因而具有不可忽略的经济价值。这种经济价值既可以用其直接产出(如慈善、福利事业的生产效益)来表示,也可以用间接产出(如维持社会稳定与和谐)来表示;既可以用货币、实物(如慈善捐赠、志愿性投资等)来表示,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所改善的社会福利来计算。据统计,美国志愿者每年创造价值2250亿美元的社会财富;在某些国家,志愿者每年创造的财富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到14%。这意味着,志愿者服务创造的巨大价值远远超过了服务本身。志愿服务不再是富人对穷人的施舍,而是一种改变着世界的活动,使这个世界更加团结,更加充满希望。

三是改善社会公共服务,推进社会服务多元化。政府(第一部门)与民间社会(第三部门)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最重要的两个部门。但是,志愿活动可以大规模提高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弥补政府或某些准政府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失灵”现象,自觉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

四是丰富个人生活经历与体验,推动公民社会的发育与成长。志愿精神有利于获得人生经验,培养个人才能,促进个人成长,增强公民权利意识与责任意识。这个过程既是人力资本的增值过程,也是促使一个社会更加成熟、更加理性的过程,有利于现代公民社会的发育与成长,最终达到“善治”目标。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