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二重性 方栓喜  
 

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任务。但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还存在较多认识上的差异。不同的认识会造成截然不同的解决办法。笔者认为,要有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正确把握我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方式的二重性,即经济属性和体制属性,并坚持从改变体制属性来解决本源的问题。

一、从经济属性上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属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美国经济学家格鲁特曼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即从每增加1元GDP所需要的固定投资来看,我国在“六五”期间是1.8元,到了“十五”前三年上升到4.99元。而发达国家仅仅为1-2元。在能耗方面,以水资源为例,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系数却只有0.4,相当于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工业每万元产值的用水量高出了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2003年,我国实现的 GDP,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GDP的4%,但为此消耗的资源,包括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等,分别约占世界消费量的7.4%、31%、30%、27%、25%和40%,消耗的资源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我国当前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46、德国的1/32,资源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也都低于世界水平。

二、从体制属性上来看,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政府驱动,属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一、相当多的行业还限于政府行政垄断配置。如烟草、盐业、电力、邮政、电信、铁路、民航、自来水等行业,再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计划体制没有根本打破,基本上是政府决定这些行业的资源配置。第二、我国的生产要素还保留有明显的行政配置色彩。如金融,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市场,政府部门的发言权都很大,人民币利率和汇率,都是政府管制。如土地,目前通过市场化的协议转让的仅占全部转让土地的27%,在许多城市,由地方政府安排,通过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比例高达97%到99%。在劳动力要素方面,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没有根本打破,劳动力流动还存在很多行政性障碍。第三、在相当多的产业都有产业政策。如汽车、房地产等,都还由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自行判断投资是多了还是少了,并以此来决定是否应当进行干预。第四、地方政府往往会从发展当地经济的本位出发,制订具有极强导向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且能够以土地、税收优惠等方式招商引资。第五、政府的投资由政府决策,可以得到政府的关照,任何一项民间投资,企业如果不和当地政府搞好关系,都会很难长久。

三、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的表象,是结果;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的本质,是根源。一般西方经济学不从体制属性上来解释经济增长方式,主要原因是他们假定体制为既定,资源投入产出比主要是靠市场调节。但是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不从体制上来界定经济增长方式,就无法找到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内在机理。我国当前有许多学者就是仅仅从粗放型这个表象出发,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应当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后得出的对策是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要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要节约资源,要保护环境等。一方面,这些对策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不好,所以要变好,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另一方面,会形成一种误导,就是让政府更注意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依靠政府强化行政干预来解决。或者是劝导企业要注意节约等等,没有实际意义,因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自然会计算生产成本。实际的情况是,政府行政干预微观经济的本身就是粗放型增长的根源。让政府继续加强对企业或者资源的控制,如同抱薪救火,根本无法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的体制条件下,政府决策本身不是从经济效益考虑的,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干部考核中存在着GDP政绩观,大干快上,搞形象工程的事情屡禁不止。而且政府部门还非常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仅仅主导土地和金融资源的流向就可以控制多数的投资行为。还不说行政审批、工商管理、税收等其它杠杆。跑马圈地、经营城市是许多地方政府的拿手好戏。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来考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这的确是最优化的选择,既增加了政绩,又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还可以为官员本身带来许多隐性的收入。

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实质是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要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不在于给各级政府或者企业讲我国资源危机的大道理,而在于有效地限制政府直接控制资源和干预微观经济的权力,把配置资源的主要权力交给市场。如果我们的土地是靠市场化运作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均土地资源比较稀缺的国家,土地的价格不会低于其它国家很多,企业考虑到生产成本,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少用土地。我国的各类矿产资源与土地资源一样,从人均的角度看是不丰富的,但是价格却很低,一方面是政府直接对价格的限制造成的,另一方面是政府一些该做的事情未做造成的。比如煤矿为什么总出安全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矿工死亡的补偿成本非常低下,因此在市场上反映出煤炭的价格就比较低。而煤炭企业为了赢利只好不顾一切地增加产量。这些资源的价格比较低,利用这些资源的企业就不会注重节约。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污染,不能说是企业造成的。因为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没有哪个企业真正能够跟政府抗衡,政府可以随时关闭企业。关键的问题是,一些地方政府本身追求的是GDP,对污染的事情不很重视。或者是许多投资本身就是政府决策下的产物,政府要让这些项目顺利进行下去,还要让它们赢利。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往往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对全社会负责的主体了。因此,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必须从加快市场化改革入手,使政府从直接控制经济资源、直接投资和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中摆脱出来,把资源配置的主要任务交给市场。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