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党校教育的新视角 曹胜  
 

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与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变革,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股潮流。研究党校教育如何融入这一潮流,对发展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坚持单线程与多线程的统一

线程原属计算机术语,指的是CPU调用应用程序的方式。在一个时间段调用一个程序称为单线程,如调用多个程序则称为多线程。如果将线程的概念应用于教学,按调动思维的方式不同则区分为单线程教学与多线程教学。

长期以来,党校教育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单线程教学。单线程教学是一种单一思维模式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的支配下,教师常常把预定的教学方案塞给学员,不注意从多角度、多层面调动学员的思维,把学员对某一知识的接受视为对该知识的简单累加。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人文精神:教师主导一切、“唯我是听”;学员被动受教、“唯师是从”。同时,这种教学也违背了学员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阻碍了学员个性特点的自由发展。

指出传统教学方法的单线程特征,并不是贬低、排斥这种方法,事实上单线程教学并非一无是处,它能长期存在总有其合理成分。科学的教学方法应吸收单线程教学的长处,坚持单线程教学与多线程教学的统一。

多线程的教学是相对于单线程教学而言的,是一种在一定教学时间段调用多种思维“程序”的、因时而变的教学法。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的发生或情绪环境的变动,都会导致教学预设系统的变化。如果教师不能因时而变,不能对预设思维线程作适当调整,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多线程教学法的采用,并非人为推行一种模式,而是教学规律的使然。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要从关注怎样“教好”转变到更关注学员怎样“学好”,这要求教师设计教案不要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更要站在学员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考虑如何多线程地调动学员的思维,促使学员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鉴于此,教师要注重两点:一是重应用,把学习主题放在应用性背景下通过多线程的探究来完成;二是重综合,对学员在多线程探究中获得的体验加以综合,从理论思维的高度予以说明。

古希腊著名学者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无论是单线程教学法还是多线程教学法,目的都是为了点燃学员对知识渴望与理解的火焰。许多教师比较熟悉单线程教学,而对多线程教学则不够熟悉或较少研究。多线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教师应对自己的知识结构作一番新的审视,不断拓展知识面,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学员状况等初始条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及过渡。最佳的选择是在设计时从实际出发,考虑多种方案,以求在教学中适时调用某种方案,保证教学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在教学中要机智、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及时、恰当、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以多侧面的思维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

教学内容:体现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

教学内容的安排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明确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有序性。而教学中信息环境的变化,又会导致教学内容作无序性演变。无序不等于混乱,而是总体有序下的局部无序,尤如气体个别分子的运动是无序的,而大量分子的运动在总体上又呈现出有序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当然要讲究有序性,否则学员听课时将不得要领,思维混乱,这在教学中是特别犯忌的。但内容安排的有序性不等于照本宣科,环境信息的变化,学员身心状况的变化,都会对教师施以预期之外的影响,并引发教学内容无序性的变化。许多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有序性比较注重,而对无序性的把握则不够到位。

教学内容无序性的变化,不意味着老师可以游离主题,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无序性应是一定主题下无序性,是貌似无序而在总体上表现出的有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及时把握环境信息和学员身心状况变化及教学内容的新发展,并据此调整教学要求和教学步骤。为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素养,做到知识常新、教法常新、教案常新,把教学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不断追求教学的个性化、艺术化与时代感。优秀的教师应善于随机应变、即席发挥,以基本内容为主干线,适当加以拓展,这样就能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英特尔未来教育主张“基于资源的学习”,体现了教学内容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统一。基于资源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完成课程目标的学习,也就是一种自我更新知识和拓展知识的学习。在这种形式的学习中,教师展示给学员的是一个疑难情境,而不给予明确的答案。学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信息加以分析和解释,找出问题的答案。资源型学习强调引导学员运用丰富多彩的资源经过探究过程来解决问题,包括查明某个主题,并确定回答或解决与主题有关问题所必需的信息。

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员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教学资源也从书本扩大到更大的范围,数字化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网上报刊、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等如同浩瀚的大海,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信息资源。学员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通讯操作技能和资料检索能力,就可以通过网上各种搜索引擎,按一定的主题要求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在基于网络资源的教学环境下,学员的学习摆脱了以往教学中以教材、课堂为主渠道的接受模式,教学的中心由教师转向了学员。学员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摒弃“填鸭式”、“灌输式”等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启发式”教学思想。同时,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也为学员提供了一种开放而灵活的虚拟学习环境,置于这种“虚拟现实”的环境,学员能主动探索和掌握建构知识的方法,这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然,教学内容“基于资源的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式学习。这种教学应给予学员以检索资源、研究资源的指导,按一定的教学内容给学员提出若干主题,要求学员围绕主题展开学习研究。在一定主题的指引下,学员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遨游于网络、或流连于图书馆,或穿梭于资料室,搜索有关资料加以研究,从而获得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教学打破了教师狭小的“自我”的空间,让学员步入超越时空界限的网络空间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面对教学内容有序性与无序性相统一的要求,教师的作用不是下降了,而是更突出了。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人格的魅力,更要学会驾驭网络技术,努力实现对学员的学习引导与情感影响,使学员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注意正反馈与负反馈的统一

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概念。反馈是一种旨在建立输入和输出之间联系的机制,它使系统可以根据输入与输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控制策略,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根据反馈在系统中的作用与特点的不同可分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主要用来对小的变化进行放大,从而使系统在一个稳定的状态下工作。负反馈主要通过输入、输出之间的差值作用于控制系统,其策略是不断缩小差值,以达到控制目的。

教与学的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输入输出过程,可以引入控制论的正反馈与负反馈原理。教学过程的正反馈,表现为知识从教师端的输入到学员端的输出,是一信息放大的过程。这种正反馈过程尤如以中子轰击铀核,引起链式裂变反应,以放出更多的能量。知识在学员端的举一反三、连锁反应,即为信息放大的呈现。教学过程的正反馈是一种常态过程,是为广大教师所实践的过程。“因材施教”要求根据受教对象的特长、兴趣施以针对性教育,这就是一种正反馈过程,即一种将特长与兴趣进一步放大的过程,它使受教对象的特长更长、兴趣更浓。

教学过程的负反馈,表现为学员端的身心状态及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等信息向教师端的回流。为学习基础和行为习惯均不够理想的学员提供合适的角度,使之有用武之地,并设法使之得到他人的帮助,这也属于负反馈范畴。教学过程需要有负反馈机制来保证系统向既定目标的运行。不少教师对信息的这种回流重视不够,教案一旦形成,即墨守陈规,很少收集对象的反馈意见,很少按对象的实际接受情况加以调整。如有的教师对同一教材教过多轮,可教学方案多年一贯制,不论社会大环境、学校小气候和学员情况有何变化,始终遵循老一套教案,这种教法显然是落伍的。

正反馈与负反馈对系统的运行都是重要的,不可偏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正反馈,能保证系统的持续变化,保证质量的不断提高。重视负反馈,则要求教师事先充分估计施教对学员发生的影响,并把这些影响纳入教学设计过程,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意及时收集学员对施教情况的反响,使教学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保证教学对象潜能的充分发展。

正反馈与负反馈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要注意营造使双向交流得以实现的环境,通过启发、引导、示范、评价等手段,使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个性的学员,能在和谐的环境中自由地交流。这种由正反馈与负反馈形成“场”效应,有助于学员培养学习情趣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种“场”效应也有助于教师深化对教学内容的领悟。学员在双向交流中必然会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启迪教师对教材、教法作更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动教师,如此循环往复,教学过程将呈现“双向提高”的态势。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交流、收集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教师可以通过e-mail、电子公告版、聊天室、电子白板等工具收集反馈信息。当然这要求教师掌握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自己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再培训,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为方便教学过程中对反馈信息的适时收集,加强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方面的培训是必要的。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副教授)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