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胡钰  
 

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突破现代化建设人才瓶颈的迫切需要,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急需加快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温家宝总理指出: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要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这些论述都要求全面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我国人才分布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学科结构等都需要调整。当前的突出问题在于: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传统学科、专业人才多,新兴学科、专业人才少;理论型人才多,实用型人才少;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2000年,我国25—64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过7.97年,仅相当于美国100年前国民整体教育水平,比韩国低近4年。统计表明,我国人才资源仅占人力资源总量的5.7%左右,而高层次人才资源仅占人才资源总量5.5%左右。即便是现有的国内高层次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世界科学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尖子人才也很匮乏。这种人才结构严重制约了国家创新能力提高,削弱了国家竞争力提高。特别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文化还没有充分形成,各种人才评价及使用机制还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重物不重人”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都对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带来消极影响。这种人才结构和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坚持自主开发为主、积极引进为辅的原则不断壮大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从国际人才竞争的态势来看,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但也增加了我们引进人才的难度。因此,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要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重点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目标是提高我国自主开发人才资源的能力。从国际经验看,鼓励我国科技人才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一个自主开发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当前,随着我国整体科技产出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要进一步支持我国科学家参加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支持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团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特别是支持我国科学家发起和牵头的重大合作研究计划和项目。

三、改进和完善创新性科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按照整体规划、宏观管理、分类指导、加强服务的原则,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和科技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制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在人才培养上,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依托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整合高层次人才资源,培养锻炼队伍,努力形成创新团队,形成一边出成果、一边出人才的良好局面;高校和科研机构要适应人才需求新变化,坚持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增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强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国际合作交流,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在人才评价方面,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确立以能力和业绩为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在人才使用上,以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为重点,深化职称制度改革。鼓励学术冒尖,提倡学术民主,反对学术官僚主义。在人才激励上,加快对人才资本市场运营层面的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四、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吸纳科技人才的主体

衡量技术创新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转化为产品创造了利润。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能更准确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更准确了解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可能产生利润。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其技术创新成果主要由企业完成,技术创新人才也主要聚集在企业。但目前从我国科技人才分布看,大量人才聚集在科研院所和事业单位,远离市场,做不出有效的技术创新成果。从整体上看,科技界内部脱离实际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许多学术研究依然是为了某种资格、荣誉、待遇。深究这种问题的根源,还是我们的各种人才分布和使用政策的导向问题,反映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吸纳科技人才主体的配套政策体系不够健全,还不能有效鼓励企业在人才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加大投入。事实上,只有政府对吸纳科技人才进行自主开发的国内企业采取导向明确的财税政策和政府采购制度,有目的地增加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广泛吸纳科技人才的引导,只有各级政府不断健全企业吸纳和使用科技人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实现企业作为科技人才吸纳主体的作用,有效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人才分布和实现技术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