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塑造型”和“服务型”教育方式 张利全  
 

“塑造型”的教育是工业社会的教育方式:现在社会的主体还处在工业时代,工业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模具制造、批量生产,就是它要讲究生产的效率,必须大批量地制造出人类所需要的东西出来,所以这种生产是统一化的大批量地生产制造,以至可以说工业社会是一个批量生产的社会。 工业社会教育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追求内容和过程的确定性;第二,追求结果的标准化;第三,追求“人”的批量生产,也就是“塑造型”的教育。为什么要这样?一个原因是人们简单地服从于工业社会的要求,在教育中把人当做物一样来制造,来生产,从流水线的这一端输入进去,经过这条流水线走出来一个标准件。每一所学校就相当于一座工厂或一条生产线,其产品就是学生,而教师的作用相当于这条生产流水线上的工程师。

“服务型”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教育方式: 上世纪中叶人类开始使用电脑并慢慢地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共享性、开放性。信息与物质、能源的最大区别是它可以被共同占有、共同享用而原信息并不改变。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每位国民接受教育的平等性和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坐在家里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倾听名校名师的教学、查阅世界各地图书馆的资料、在计算机上做实验等。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人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体。人们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通过他们自身的认识活动学会的。由此,教育的方式要从 “塑造型”向“服务型”转变,教师要为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服务——“教师是学生成长的服务者”。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