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建设勤奋和谐的班集体 李宏森  
 

2002年,我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走进了市委党校函授学院妇联学区经济管理专业大专班的课堂,参加学习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实现自己多年的大学梦想;二是充实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当初,也曾有人对我50岁参加函授学习有些猜测。其实,我就是想多学一些知识,丰富一下自己,不为提拔、晋升。我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来认识,当作实现梦想、实现目标、实现对自己承诺的任务来完成。

通过在党校三年多的学习,我对党的理论、性质、原则、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怎样保持党员的先进性问题,也有不少感悟。我的体会是:作为一名党员,首先要具备先进的思想理念,还要掌握符合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方法、手段,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必须把发挥党员的先锋和模范作用提升到自己的一种责任的高度上来认识。

由于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虽然工作、学习、生活非常紧张,但却更加充实、愉快、有意义。学习中,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对书中和老师所讲精华部分,工作之余进行分类整理并附上自己的见解札记成册。实践中遇到相同问题可随时参照借鉴,比如利用所学的《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在同志们工作出现问题时,改变以往粗暴、不留情面、不容辩解的方法,以聊天的方式认真听取对方述说事情的原由,引导对方自己分析原因和根源。而我常用自己或身边发生的事情来比照,找出差距。谈得轻松融洽,问题也解决了。上级领导赞扬自己成熟了,同事认为我提高了自身素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我自知这是学习的收获。

我们班是个大集体,80名学员来自20多个单位,其中身兼各级领导职务的占40%。我担任班长,我跟班委们沟通讨论,商定了一个工作模式与程序:一是对全班同学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工作和家庭情况;二是针对每个学员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分类;三是与其协商具体的措施,弥补因缺勤等原因造成的课程进度落后,四是协助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做好补课学员的工作,给予帮助。对班出勤率高、成绩优秀、关心热爱集体的学员进行表扬,号召大家向其学习。请该同学向大家介绍学习经验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上测验合格率100%,期末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及格率每次都超过90%。学习上出现了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讨论热烈的场面,多次得到各任课老师的赞许。

对学习上有较大困难的学员我们也没有放弃对他们的关心,而且投入的时间和情感更多。2004年上半学期,班里有两位平时出勤很好,学习很认真的学员,连续几周没到校上课,其中有一位还准备退学。在与班主任一起对该学员同单位的学员进行了解后得知,一位同学的父亲出了车祸,出院后生活不能自理需全天照顾,因此缺课。班主任和我们班委前往家中探望,使该学员非常感动,表示尽快地安排好家里事情到校上课。对于耽误的课程,由我负责安排班内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学员,把学习的重点从网上发送给他。而另一位同学的情况就更特殊。他因患病需住院手术治疗,原本半个月出院,结果手术出现事故,二次住院进行手术。这样一来对他的精神打击很大,情绪低落,产生退学想法。班主任和我们前往医院,带去全班同学的问候与安慰。在以后几次的探望中,也借机做其妻子的工作。他俩都感谢“是集体的温暖和关怀,使我们的家庭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后来,我把复习材料送到医院,还陪同他多次复习,与医院协商请假外出考试。考试时安排车辆接送。这位同学当得知全部及格通过时,近50岁的人高兴得像个孩子。而我们感慨的是工作没白做,时间没白费,功夫不负有心、还有三位学员,因工作调到了北京,或调离原岗位,经过工作最终有两位坚持下来。

80名学员来自20多个单位,我所在的天津社会科学院就占有12名,所以在开学以后,我曾多次组织他们讨论我们这个小群体应该怎样做。约法三章:对人要热情;尊师长,爱集体;要有爱心,发扬互助精神,尽力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我们还主动与另外学员人数较多的三个单位的小群体进行沟通交流,加强情感的投入,课下互访,参观聚会等。这样几个小群体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大群体。集体的事,每个学员都会积极主动地踊跃承担,如课前有人打水,课间休息有人擦黑板,放学后有人关窗。

我们班的年龄结构是中年人居多,上课时与授课老师主动沟通和回答问题很难打开局面,其中主要问题怕回答错误面子不好看。对课上难以理解和不明白的问题,我就利用课间休息或放学后主动找老师请教。这时,我发现在老师耐心解答时,旁边已经围上很多学员在认真仔细地听,进一步鼓励大家参与课上与老师沟通互动。慢慢地这种教与学的形式竞然成为我们的班风。课上认真听,仔细记,有问必答。教的轻松,学的愉快。课下有讨论有交流,各持己见时,请教老师“裁决”对错。老师们说:“非常高兴给你们讲课”,“给你们讲课不累”。(本文作者是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函授学院最佳优秀学员)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