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走信息化与“新型机械化”复合式发展道路 孙科佳  
 

当前,关于我军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与复合式发展等问题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军建设和发展的战略思路。本文结合某些理论疑点和难点,就我军发展方式问题谈谈初浅看法。

我军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在更高的起点上研究和完成“双重历史任务”,而更高的起点应定位在信息化与“新型机械化”复合式发展道路上。

(一)什么是“新型机械化”?

“新型机械化”是信息化战争对机械化的最新要求,它的提出源于对机械化概念的全新认知。机械化不是材料性概念,而是功能性概念。其功能主要指军队的机动力、防护力和突击力,支持这种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主要包括相关技术、材料、动力、能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构成机械化功能支持要素的物质技术基础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根本性,甚至革命性变化,从而必然导致新型机械化形态走上人类军事舞台。所谓新型机械化,是指保持机械化原有功能却否定机械化原有物质技术基础的过程。其功能仍指机动力、防护力和突击力,但其物质技术基础却是新技术、新材料、新动力、新能源。新型机械化是机械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信息化主导或支持下的机动力、防护力和突击力,是信息化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要素,也是我军现代化建设应坚持的基本型道路。

正确认识和理解新型机械化需要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新型机械化全面替代原有机械化的过程,就是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新动力替代旧动力、新材料替代旧材料、新能源替代旧能源的过程。二是新型机械化在全面替代原有机械化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与信息化的接轨性能和程度。新型机械化虽然新,但不会构成对机械化原有主体功能的全面否定。

(二)我军坚持信息化与“新型机械化”复合式发展的机理。

我军现代化建设坚持“信息化与新型机械化”紧密结合的基本型道路,并不违背事物发展由量的积累达到质的突破的基本原理,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新型机械化的基本物质技术基础,即“四新”(新技术、新材料、新动力、新能源),并不是在“四旧”(旧技术、旧材料、旧动力、旧能源)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而是人类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作用于机械化建设的结果,因而对“四旧”的依赖程度并不高。这是坚持“信息化与新型机械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争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最根本的机理基础。

(三)我军坚持信息化与“新型机械化”复合式发展的意义。

意义在于: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军队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性跨越。所谓发展阶段性跨越,是指努力跨越西方发达国家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如果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光仅仅停留在21世纪初所认定和所理解的机械化上,仅凭想象或传统印象来看待和理解机械化,那么,只能在领先者走过的道路上作简单的、仅有姿势而无效果的“跨越”,只能自觉不自觉地在评判:在机械化方面(实际上是工业时代的旧机械化方面)我们完成了多少,跨越了多少。如果这样,那么用不了多久,也许仅仅十年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我们在旧机械化方面完成了多少,跨越了多少,都不会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我军现代化建设必须尽量把目光放远,尽量抛弃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努力追求信息时代所需要的新型机械化,把新型机械化与信息化紧密结合,作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同时,还必须努力跨越新型机械化的某些发展阶段和信息化的某些发展阶段。只有这样,我军现代化建设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基本趋势,才能真正进入与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同步发展的轨道,才能完成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任务。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