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能源动员——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选择 崔艳红  
 

能源作为战略性资源,是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于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能源动员是指为保障国家安全,满足战争和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的需要,国家有组织、有计划提高能源的应变力,合理配置能源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并将其由正常状态转入非正常状态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活动,贯穿于能源的勘探、开发、运输、生产和消费全过程。在当前深入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做好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的形势下,加强能源动员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战略任务。

能源动员的重要意义

能源动员的一项最基本任务就是做到既要保障军队作战中各种油料的连续供应,又能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能源需求。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石油作为武器装备战斗力的重要构成因素,以海湾战争为例,美军消耗石油625万吨,占物资消耗总量的70%以上。石油已经成为战争的“血液”,战争过程中的保障程度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能源动员是保障战争中石油供应的有效手段。现代战争中石油消耗数量大、补给要求急,正常状态的生产和运输已经无法保障。如果在和平时期按照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要求,着眼于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对能源进行长期、周密、充分的动员准备,做好重要能源的战略储备,同时考虑到能源紧急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动员措施,一旦有事才能组织快速而有效的能源动员。

能源动员的另一功能就是可以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常常会导致能源生产、运输、消费环节的中断,继而影响经济的正常运行。由于突发事件的来临具有突然性,是未曾预料的,而能源的开采、生产的周期又很长,出现的能源缺口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补充,就要求在平时做好重要能源战略储备等动员准备,可以有效缓解重大突发事件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压力,做到有备而无患,降低能源短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能源动员的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动员潜力建设,夯实能源动员基础,是做好能源动员的首要任务。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促进其产业化,是增强我国能源动员潜力的有效途径。在世界上可利用的能源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目前最现实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核能、太阳能、海洋能、氢能等这些储量丰富且可不断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也已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有利于增强能源动员的潜力。

大力提高能源领域的科技应用水平。能源动员能力建设,实质上是增强能源的平战转换能力。国家的能源潜力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现实的能源产品,主要取决于在该领域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及其作用的发挥。在各种能源勘探、开发、运输、生产、消费等方面推广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能源的开采率和使用效率,增加能源的动员能力。为此,需要在能源的各个相关领域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编制能源动员预案。能源动员预案是平时能源动员各项工作的重要体现,要按照既定动员目标,根据预测需求,对能源的保障和持续供应事先拟定系统周密的应对方案。预案对于保证能源动员实施的有序性,加快动员的响应速度起着重要作用。动员预案包括能源的勘探、开发、生产、运输环节的措施预案,另外还要编制各重要能源设施的要地防护预案。

加强重要能源目标的防护。现代战争已从过去消灭有生力量为主转变为侧重打击指挥系统和重点经济目标,石油生产设施、石油战略储备仓库、石油运输管线等相关能源设施都会成为敌方袭击的重要目标。海湾战争42天,伊拉克炼油设施的80%,电力设施的50%遭到炸毁。科索沃战争78天,北约空袭摧毁了南联盟炼油能力的100%,库存油料的70%,发电能力的70%,还用石墨炸弹破坏了电网。

完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应从储备的品种、数量、结构、布局等方面入手。在储备的品种上,要考虑反“台独”军事斗争准备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需要,在进行必要的原油战略储备的同时,适当增加特殊成品油的储备。在储备的数量上,尽快实现相当于30天净进口量的石油储备,在此基础上继续扩大储备数量,最终石油储备总量能够达到90天净进口量,使中国石油战略储备跟国际接轨。在储备结构上,要做到实物储备和资源储备相结合。实物储备需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包括生产和流通环节的企业)积极参与,建立起政府和社会二级实物储备体系。同时对开采成本高于进口价的边际性油田作为“探明储量”以资源储备的形式储存在地下。最后,在石油储备的布局上,不但要考虑国内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和应急作战方向、地点的多变性因素,还要考虑到油库的防空要求、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运输的便利等综合因素,选择不易受到战争破坏、有较完善交通运输设施的地区进行储备。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