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生物多样性的损害威胁人类未来 张辉  
 

2005年1月24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生物多样性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挽回目前物种加速灭绝的趋势。”在开幕式上法国总统希拉克为物种加速灭绝现象敲响警钟,他说:“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万千变化得来的,对这一财富遗产的损害是一种可怕的损失,也极大威胁了我们的未来。”

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的,在1992年里约地球峰会上正式推广。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种活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它由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个层次组成。它既是生物之间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的体现,也是生物资源丰富多彩的标志。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笔巨大的资源和财富。它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物、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娱乐和旅游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第二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7个方面。第三潜在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展示了不可估量的美好前景。

自从生命第一次出现,生命的灭绝就已经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过程。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是估计曾生存的几十亿个物种的现代幸存者。对于大多数生物类群来说,一个物种的平均寿命为100万年—1000万年。按5000万物种来计算,每年约只有5—50个物种可能消失。然而在现存的1000万到3000万物种中,有约130万到150万物种面临生存危机,据美国哈佛大学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并且这种灭绝仍存在着明显的加速趋势。通过调查了解到,一万年来,哺乳动物和鸟类的平均灭绝速度已大约增加了1000倍。就我国而言,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威胁也是显而易见的,估计有5000种植物在近几年内处于濒危状态,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398种脊椎动物濒危,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

生物多样性逐渐丧失的主要原因是:

——生态环境退化加剧,物种面临威胁。目前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形势是严峻的,森林覆盖率低(中国森林覆盖率16.5%,世界平均26.6%),草场超载过牧,质量下降,退化、沙化加剧;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沿江重要湖泊、湿地日趋萎缩;北方地区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下降现象严重;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体受到污染。由于野生物种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破坏,加上一些地区滥捕、滥猎和滥采,导致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减少。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出的640种世界濒危物种中,中国有156个物种,约占总数的1/4。

——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据专家初步调查,世界上100种最坏的外来入侵物种约有一半入侵了中国。

——生物安全管理亟待加强。近10年来,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面积和商品化品种的扩大,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的潜在威胁与风险随之增加。但我们还没有形成国家统一监管的机制,对生物安全的基础研究和转基因生物环境释放的监测也很薄弱。

——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不到位。中国是世界八大作物起源中心之一,遗传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专门法律和政策性的保护措施,遗传资源在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过程中遭到严重破坏。山东黄河入海口和黑龙江三江源的野生大豆,云南、广东、海南的野生稻,由于石油开发、农田开垦和人畜侵害,其面积不断缩小,有的地方已近绝迹。

生态科学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即生物种类越多,生物系统越复杂,其系统结构也就越稳定。众多的生物物种及其相互之间的制约与平衡关系,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可持续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特别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持续利用的研究。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委党校)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