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也说传统 王 杰  
 

中国人对于“传统”二字有着深深的偏爱,这与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有关。

那么,什么是传统?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它常常被理解为与现代相对立的一个概念,似乎传统只是代表着过去,代表着保守落后,把传统与过去等同起来,认为过去的东西就是传统。这个理解不全错,但只对了一半。传统不仅仅只是指过去死的东西,它更是指活在现在的过去。

传统,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按照大家比较认可的说法,传统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学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控制作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也指出:“延传三代以上的、被人类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事物都可以看作是传统。” 传统是不能选择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传统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它已是一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存在;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这种创造工作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并不是在由他们自己选定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切死亡先辈的传统,好象噩梦一般,笼罩着活人的头脑”。

往往人们生活在传统中却浑然不知。其实,稍加梳理,人们是可以选取三个视角来剖析和把握传统的。

第一,从时间—空间的视角看。传统是一个历时性的文化凝聚,它不单纯是一个时间范畴,它所表征的是过去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及精神文明的全部成果,这些成果虽存在于过去的时段里,但它却是现代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动力源泉。它既是过去的,又是进行的,更是将来的,是从过去向现代和未来进行过程中的时间之流。 没有过去,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现代社会也就丧失了其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同样,没有现代做参照,传统就失去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传统永远是与现代相伴才凸现其存在价值的。

第二,从价值形态的视角看。传统不仅仅笼统地指那些人类在过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而是指那些对现代社会和人类生活有益有用且构成影响的文明成果。我们所继承的,是那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人类生存需要,符合现代价值理念的文明成果,而不可能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在这里,我们需要确立一个价值标尺来衡量。也就是说,一切优秀的对现代社会和人类生活有益有用且构成影响的文明成果都可以称之为传统,而一切腐朽糟粕落后保守的东西则不属于传统的范围。明确这一点,对我们理解传统非常重要。我们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就是从这一价值层面而言的。但需要说明的是,那些腐朽糟粕落后保守的东西不属于传统的范围并不表明它不存在或对我们现代社会没有影响,恰恰相反,有时候,糟粕和精华并不像稻谷和麸皮那样容易区分,它们像一个人的优缺点一样同时存在于我们的肌体中,存在于我们的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形态,它们对我们现代的社会仍起着正面或负面、动力或阻力的影响。这一点需要我们能有一种清晰的认识。

第三,从发展变化的视角看。这一视角是接续前两个问题而来。传统虽然存在于过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不是静止的固态的,而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传统是在历史的延续中积淀起来的,传统的内容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不断充实、不断提高的,没有延续和积淀就谈不上传统,同样,没有发展和变迁也就没有传统,传统的本质不在过去,而是在现在;传统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中。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其内涵是不同的。原始社会时期传统所包含的内容与春秋战国时期传统所包含的内容、明清时期传统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传统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不同的,旧的传统随着历史的发展或成为历史陈迹而遭到淘汰,或经过调整、改造和创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得以生存,从而成为新的传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变革传统、创新传统的过程。没有发展变化的眼光,我们就很难把握传统的精髓。

总括起来传统可以说有六大特征:一是历史性(或历时性);二是传承性;三是稳定性;四是潜在性;五是流动性(或发展性);六是现实性。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