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发现”需要“发愣” 赵 畅  
 

在3月6日全国政协科技界小组讨论会上,许多委员道出了科研人员的“累”:一是为“项目”引发的累,二是因“评奖”导致的累。为此,中科院声学所所长田静说:科研需要“发愣”。他告诉记者,他的老师马大猷先生就喜欢“发愣”。他经常见到老师在办公室独自“发愣”,别看面无表情,其实脑子在飞速运转。(见3月14日《报刊文摘》)

科学创造,往往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它具有不规则和非计划性的特点,“顿悟”、豁然开朗、灵感,乃此之谓也。是啊,对科技工作者而言,你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你就得挤点时间“发愣”,让自己享受“悠闲”。因为,当你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当你倾注全部精力,沉浸于所思所想的问题之中时,说不定,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已经孕育,即将脱胎而出。想一想吧,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不就是阿基米德洗浴时突然感悟到的吗?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曾要求南开大学数学所的每位老师家里都要挂一块黑板,以方便记录即时的想法。

许多科学家的发明不是在做研究时出现的,而每每是在宽松的环境里,在不经意间捕捉到的。亚里士多德曾说:“知识最先出现于人们有闲暇的地方。数学所以先兴于埃及,就因为那里的僧侣阶级特许有闲暇。”

科研,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脑力体操,它需要思考,需要最为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如此才能迸发灵感,产生思想的火花。英国剑桥大学自17世纪起在校园有“下午茶”,这种既普通又特殊的形式,让人们在自由、放松、随意、平等的氛围中进行交流,而期间发生思想共鸣、从中捕获创造灵感,不是自然而然的吗?海森堡说过:“科学扎根于交流,发展于碰撞。在这种由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参与的聊天之中,人们的智慧通过信息交流而得到互补,许多创造的火花通过信息碰撞而发光。”是的,闲暇让人们紧张思考之后的心理变得松弛,并由此进入创造思维的孵育期。这时,人们对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敏感。每每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者无心,闻者有意,一经点拨,豁然开朗。难怪有人说,“下午茶”喝出了英国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信夫!

毫无疑义,“发愣”、享“悠闲”,最终都是为了期待灵感的出现。而灵感是创造者在孜孜不倦的创造性劳动中,达到创造力巨大高涨和紧张时候所处的心理状态。灵感产生的过程,科研工作者自己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因为他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所思考的问题上。从这个意义上说,科研工作者的“发愣”、享“悠闲”,是不是一种积极的有准备的休闲?是不是另一种形式上科研工作的继续呢?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说得极是,说得颇为形象。

“发愣”、享“悠闲”与“发现”之间的关系若此,那么,我们自须更新观念,走出对科研工作者“发愣”、享“悠闲”的认识误区,尤其要给科研工作者“松绑”,并从制度上确保科研工作者有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引导他们更加科学、合理、健康地利用闲暇时间,以期科研工作者能在“发愣”中收获更多的“发现”。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