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学者眼中的“和谐”  
 

编者前言

自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以来,和谐社会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为了弄清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着哪些要解决的问题等,我们选摘了部分专家学者发表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和谐社会是

一个多元的社会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俞可平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事实上是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特别要保护少数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是一个团结的社会、互助的社会、合作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敦睦,但是,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公民与政府良好合作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民主法治是

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基础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

王金红

当代世界治理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民主法治不仅是国家政治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社会自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无论是在国家政治事务治理层面,还是在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层面以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处理方面,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社会公共治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向社会渗透可能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社会结构的协调性和社会发展的合理性。在我国现阶段,腐败问题、“三农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问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一些“不和谐”的社会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问题的社会影响还比较严重,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民主制度的健全和法治手段的完善。

从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政治保障的角度来看,没有民主法治便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民主政治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内在关系。胡锦涛同志强调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则进一步明确肯定了民主法治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尽快形成社会认同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于建嵘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必须尽快形成社会认同感。这包括对政府及政府职能体系的认同、对政策和法律的认同。目前我国缺乏统一的社会认同感。例如,第一,社会公众对人大、对党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是不一样的;第二,执政干部和农民两者对政策和法律,如“富民政策”的认同也不一样;第三,对于政治的认同感,社会也没有达到共识。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认同感,否则,这个社会不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而社会认同感的构建又必须有坚实的民主基础。

公共治理的和谐取决于

制度安排的和谐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汪玉凯

制度安排是公共治理与和谐的核心。中国目前制度安排不和谐,问题不在于政府本身,是“政府上”的问题,不是“政府下”的问题。和谐社会的安排最终取决于政府体制上端的安排,包括政党、政治和民主方式等。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政府公共治理的和谐,而公共治理的和谐最终又取决于制度安排的和谐。

让穷人不断变为富人

社会就有活力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青连斌

关于和谐社会的特征或标志,有学者提出需要两个条件,也有学者提出需要四个条件。前者认为,实现科学有序的社会流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它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上升机会。任何社会如果能够让穷人不断地变为富人,就有无限的活力。第二,人们地位的变化应该是公平合理的。从本质上看,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确立我国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后者认为,达到“和谐社会”至少要有四个条件:一是社会的管理控制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二是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凝聚力,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要能得到满足,四是社会成员具有流动的途径。

社会发展需要

中等收入阶层壮大

□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

当前收入分配差距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比如由过渡体制弊端和法治漏洞造成的公有资产流失和不公平竞争;继续扩大的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由市场竞争造成的企业和个人在经济上的分化;由某些倾斜政策和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地区差别和行业差别等等。

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中等收入阶层的壮大,主要应该依靠较低收入者逐步提高他们的收入,而不是靠有些人提出的实行高税收,把富人降为中产者。“劫”富“济”不了贫,“劫”富的结果,只会使刚刚步入中产者行列的人群感到惊慌,使本来可能成为中产者的人们感到心灰意冷,不愿继续致富。提高较低收入者的收入,使这个群体逐步达到中等收入阶层,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法律手段。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覆盖面。

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要有新思路

□国务院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 张大平

要明确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这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撑点。离开这两大支撑点研究处理社会矛盾问题将会走到传统体制的老路上去。

在创建和谐社会中,要紧紧抓住善解人民内部矛盾这一症结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要有新思路,不能沿用改革开放前原有的思路,即使对以前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也不要固定化,而要根据新的社会背景进行探索,例如,鉴于农村已开始建立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建立诸多社区,要学会发挥城乡各类“自治”组织的作用;鉴于不少人正在由“单位人”向“社会人”和“社区人”转变,要学会发挥各类民间社会组织的作用。

目前社会存在三种失衡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孙立平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三个基本的关系: 第一,政府与资本的关系。第二,政府与民众的关系。第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我国目前这三个关系之间都存在着失衡。和谐社会必须解决这些失衡,有效处理三种关系。

劳资关系可能成为

基本的社会矛盾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副司长 陈永杰

我国劳资关系可能成为基本的社会矛盾。但是,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第一,我国的许多国有企业仍然用解决干群关系矛盾的思维来解决劳资矛盾;第二,我国许多私营企业对待劳工明显不符合SA8000标准,导致国外对我们施加压力。劳资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以上两个问题。

社会分化与

利益协调机制缺失有关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王绍光

联合国开发署《2005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讨论了目前中国存在的各种不平等。我们通常关注的不平等仅仅是收入方面的不平等,但是实际上有太多其他的不平等,比如教育不平等、医疗不平等,失业保障、医疗保障、退休保障的不平等,还有财富分配的不平等。

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当社会发展到人均GDP1000-3000美元时,阶层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没有什么是不可避免的。韩国、日本都避免了这种情况。

中国的社会分化变得严重,跟我们政治体制里面没有一整套利益协调机制是有关系的。如果有那么一套机制,普通民众、工人、农民、下岗工人、贫困人口的意愿能够得到充分表达,能够整合到公共政策决策过程中的话,中国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不要把注意力或

舆论过度放在贫富差距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剑阁

现在大家比较多、包括很多经济学家过分的渲染了中国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把我们政策重点放在打击非法收入和关注少数生活有困难的弱势群体上面。如果是合法经营或者勤劳致富的收入,我们现在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收入拉平,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或者舆论过度放在贫富差距,反而给自己套上脚锁。

以分配状况恶化为

由反对市场改革没道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敬琏

关于公平,有两种公平,一是结果公平,一是机会公平。我们现在的提法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里面隐含的意思说,追求公平影响效率。

中国现在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是机会不平等。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有助于实现机会平等,因此既有利于效率提高,也有利于收入平等的实现。以分配状况恶化为由来反对我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大方向,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应当通过市场取向的改革,既推进平等,又促进效率的提高,让全体人民都能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建设和谐社会的

本质是什么

□香港学者 郑永年

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政治改革的问题。

西方十八、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也经历过一个高度分化社会的阶段,是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世界,是人们可以在狄更斯小说里读到的惨无人道的世界。那么,西方怎样从早期的原始资本主义步入到后来的福利经济呢?

这个过渡本身并不是资本主义式的经济发展的结果,就是说,原始资本主义本身不会发展到福利资本主义。这个转型是通过政治改革或者说民主化来实现的。

资本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但为什么后来资本的权力受到制约?就是因为有民主化,有大众民主,劳工阶级组织起来有能力跟资本讨价还价,也就达到了一个平衡发展。可以说是福利资本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政治参与救了资本主义。

如果没有制度上的参与机制,仅仅是领导人的亲民倾向远不足以保障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从政治上说,要实现和谐社会,关键是让各个社会阶层有它的渠道来影响国家政策。只有建立一种公平的政治机制,才会达到政策上的平衡,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