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军工复合体对美国防务政策的影响 孙新彭  
 

“军工复合体”是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在1961年1月17日的《告别演说》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当艾森豪威尔提出“军工复合体”这个概念时,是用它来表示国家的军事机构(国防部)与军工企业的联合体。在近40年的冷战期间,战争和军备竞赛,使军工复合体从政府手中拿走了10万多亿美元的国防开支,从而成为冷战期间美国内最大的获利集团。现在它已经变成了一个由军事部门、军工企业、部分国会议员和国防科研机构所组成的庞大的利益集团,它有200多万军事人员,100余家军工企业,几十个科研机构。军队要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更高的待遇,军工企业要更多的订单,科研机构要更多的科研经费,一些国会议员想让他选区内的军事基地和军工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获选票,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的利益需求,把军工复合体的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军工复合体的构成,决定了它是一个靠发战争财,靠发军备竞赛财的特殊的利益集团。冷战结束,和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民的要求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但这不是美国军工复合体所希望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军工复合体要想获得更多利益,影响和控制美国的防务政策,制造敌人、发动战争,进而扩大国防预算,是其基本途径。实际上它也正是这样做的,它利用美国防务政策制定机制上的特点,影响和控制着美国的防务政策。

从美国政治运行的基本方式上来看,美国防务政策的制定主要由选举政治、统治阶层、新闻媒体、利益集团政治所左右。从美国防务政策的制定过程来看,虽然也存在着各权力部门的相互制约,但美国防务政策的制定与国内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不同,美国宪法赋予了美国总统在外交和国防上以更多的权力,实际上美国的防务政策长期以来主要由总统以及由总统领导的国家行政机构来制定和实施的。国会则对总统实施有限的制衡。而法院几乎不涉及防务政策领域。军工复合体左右美国的防务政策,就是利用了美国防务政策制定的这个特点来实现的。

军工复合体资助、支持和控制一些思想和宣传机构,为其制造舆论,是它影响和控制美国防务政策的一个基本方法。军工复合体,利用自己的财力和权力,支持和控制了一些右翼的思想库、团体和刊物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除去支持像“美国企业研究所”这样的老牌的右派研究机构之外,近10年来,他们还支持所谓“新保派”(由军工复合体内部的成员以及与军工复合体有着紧密联系的、持强硬防务观点、因而实际上也就能够表达军工复合体意见的知识界人士所组成)建立了像“美国新世纪计划”、“安全政策中心”等这样的思想库。2002年10月的美国《外交政策聚焦》刊登了一篇题为《抢尽风头的人》文章,称“美国新世纪计划”就是由新保派人士、军工复合体的代表所建立起来的组织。而以“新保派”的中坚人物为领导的“安全政策中心”,据日本《东京新闻》2003年3月15日的特别报道中说,它自1998年成立以来,已经从洛克希德·马丁、波音等美国主要军工企业得到三百万美元的赞助。而《旗帜周刊》、《国家评论》则是这个复合体的重要宣传媒体。

军工复合体通过自己支持和控制的宣传工具,为自己的利益造势。首先,他们大力宣扬“上帝的选民”、“山颠之城”和“白人优越”这些带有极强的宗教意识的美国政治文化,称颂以美国优越为核心的“爱国主义”,以使他们能够在爱国的名义下,为输出美式民主占领“道德高地”,为自己大力发展军工企业和造就强大的美国军力而找借口,逼迫自己的反对者不敢或不愿意冒被人指责“不爱国”的危险来反对它。其次,为美国“制造”敌人。比如“安全政策中心”经常发表《国家安全简报》,主题多为诸如朝鲜威胁、军控条约对美国的危害之类。其三,为美国的军事霸权出谋划策。2000年9月,“美国新世纪计划”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个战略计划,为美国实现全球霸权提出了11点纲领性建议。其核心就是要加强美国的实力,维护“美帝国霸权下的和平”和“美国在21世纪的单极地位”。报告断言:“历史已证明,美国式的和平(即美帝国霸权下的和平)可以持久地维持全球的和平与稳定”。报告鼓吹,为了在整个21世纪维持“美国式的和平”,全球秩序只能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即美国的军事霸权”。

美国防务决策主要在权力的上层,有时甚至是在以总统为核心的一个极小的圈子中进行的。因此,“军工复合体”在加强对一般的社会舆论的控制和影响的同时,更注重对具体制定美国防务政策的高层人士的影响。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3年3月12日刊登的题为“《旗帜周刊》说话,白宫洗耳恭听”的文章中说,《旗帜周刊》“无意与广大的平民百姓说话。这家杂志直接同当权派对话,为他们说话。要想了解这届政府的所思所想就必须读一读这本杂志。”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