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对“科普教育建制化”的思考 李亦菲  
 

近20多年来,由于招生制度和考试的影响,我国的学校教育受到更多的社会重视,而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和补充。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素质教育,但广大家长更关注子女的升学,而学校也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纳入考试科目的学科教育之上。在这种背景下,对青少年而言,作为社会教育的科普则缺乏必要的空间。又由于科普的公益性和零散性,校外教育机构也更多地将艺术教育、语言教育作为关注的重点,没有给科普留下足够的空间。

一些学者提出了“科普教育建制化”的概念,认为让科普融入正规的学校教育将是科普工作的一个重要拓展。该如何看待“科普教育建制化”呢?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对“科普教育建制化”的思考。

一、“科普教育建制化”是“大科普”与“大教育”互相渗透的结果

在我国,教育系统分为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个组成部分,科普通常被归入社会教育。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将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两个组成部分,科普则被归为非正规教育。其中,正规教育基本对应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则对应于社会教育。至于我国的校外教育,则是介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的中间形态。

科普和学校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系统,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内容上看,科普重视基础性的、实用性、前沿性的知识,而学校教育关注系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从实施形态上看,科普活动具有灵活、随机的特点,而学校教育则是高度计划性的,有固定的教材、教室和教师的支持;从效果评估来看,科普的效果难以直接测量,而学校教育的效果则可以通过规范的考试加以测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普理念的更新和对学校教育的反思。传统的科普和传统的学校教育也在发生变化。从科普的角度来看,新的科普在内容上不再拘泥于科学知识的普及,而是重视科学精神的弘扬,科学思想的宣传、科学方法的传播,并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实施形态方面,除宣传栏、讲座、展览等传统的科普手段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也成为科普的重要手段。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的内容也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对过程与方法的重视;学校教育的实施形态也突破了封闭式计划的限制,强调充分利用校外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展教学。

以上变化体现了信息时代对“大科普”和“大教育”的追求。这种追求中打破了传统科普与学校教育的鸿沟。一方面,大科普和大教育都关注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和科学精神;另一方面,大科普和大教育在相互渗透,学校教育走出校园,科普则走进校园。“科普教育建制化”的提法正是对“科普进校园”这一现象的反思。

二、“科普建制化”的基本内涵

“科普建制化”,就是通过系统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使科普工作在资源配置、过程监控、效果评估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规范。

与学校教育相比,科普工作的建制化程度是较低的。但是,“科普建制化”并不等同于“科普进校园”,而是对科普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规划,确保科普工作全面、规范、有序地开展。“科普进入校园”带有强烈的科普向学校教育渗透的色彩,并使科普工作者和学校人为地对立起来,即:科普工作者是主动的,学校是被动的。

其实,学校是青少年科普的重要主体,措施和途径也是多方面的,绝对不限于开设科普类的课程。除开设课程外,学校科普的途径还包括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技兴趣小组、科技竞赛、科技夏(冬)令营等。这些途径都应纳入学校科普建制化的范围。一般地说,可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学校科普的建制化程度:(1)建立组织系统,包括领导层、管理层、实施层;(2)提供制度保障,确保经费、时间、场地、师资等;(3)优化资源配置,包括硬件设施、教具学具、图书资料等;(4)实施过程监控,包括有计划的检查、指导等;(5)强化效果评估,涉及考试、考查、调查等多样化的评估方式。

三、推动“科普建制化”,建立“大科普”的格局

2003年,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科普统计工作。这次统计从部门科普、场馆类科普、非场馆类科普、学校科普、媒体科普等方面,对科普资源的投入情况和科普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根据这一调查所确定的范围,“科普建制化”应包括部门科普的建制化、场馆类科普的建制化、非场馆类科普的建制化、学校科普的建制化、媒体科普的建制化等方面。

虽然不同类型的科普工作在主体、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各有特色,但建制化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强调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系统性,强调资源配置、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的规范性。科普建制化的目的,是建立“大科普”的格局,通过多主体、多内容、多形式的科普活动,达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目的。只有在这种大科普的格局下,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全体公众的科学素质。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