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西方发达国家的军事社区建设 王法安  
 

为驻军提供社会化保障

谋求利军利民之效

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军官士官的家庭住房实行货币化、市场化供应,分散于民用住宅之中;他们的军营大多是机关、院校、部队工作训练的军事基地。外军同样有“军事社区”这个概念,而且他们对军事社区的组织管理相当严格,军营社区的服务功能也相当完善。像美军的每一个军事基地,都由负责后勤的副指挥员兼任“军事社区指挥官”,并编有专门负责军事社区管理的参谋。外军军事社区的重要功能,是为军事机关、院校和部队提供社会化服务保障。

外军的社会化保障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仅起步早,而且范围广、保障程度高。主要包括饮食服务、商业服务、住房服务、医疗服务、物资储备运输服务、装备维修服务等多个领域。在这方面,美军迈的步子最大。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占地326万平方米,经常有2.5万人在里面工作,但军方只有一个16人的服务管理办公室。楼内的餐饮、娱乐、医疗、商店、银行、车队、维修、卫生清洁等服务保障,全部由地方公司承担,仅大型餐厅就有6个,还有9个快餐店和1个巨型宴会厅,1个餐厅可以同时供应4000人就餐,快餐店每天可以提供1.75万份饮食。美国陆军从1998年开始,将驻本土部队的所有洗衣勤务全部承包给私营服务公司,并且把一些军事基地的电力、燃气、供水、排水、废水处理等设施划归地方能源服务公司所有,由他们负责维修和更新改造。美国军队的给养、被装、桶装油料、电池、药品、生活设备的零配件等日常消耗物资,一般都由“主供货商”代为储备并通过电子商务网络直接供应部队,目前这一做法正由本土向海外驻军延伸。美国军队的医疗保障体系,不仅包括军队医院的18万张床位,而且包括退伍军人管理机构所属的19万张床位和“国家灾害医疗系统”的10万张床位,官兵及其家属可以在这三个系统方便就医。在美国军队带动下,北约集团的英、法、德、意军队和亚洲的日本、新加坡军队都广泛实行了社会化保障。海湾战争以后,美军的社会化保障进一步向作战领域拓展,一些常规武器装备的战场维修,由承包商组织伴随保障力量跟随部队行动,野战后勤的勤务保障,也由承包商提供,美军把这些人称为“企业战士”。

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实行的后勤社会化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军队服务保障的社区化”。这种方式,一方面节省了军队的人力和经费开支,另一方面也带动了驻地社区的第三产业发展,为民众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据最近一份资料介绍,美国目前在德国驻有7万多军队,为调整全球兵力部署,打算撤走75%的驻军。这个消息透露以后,德国驻有美军的13个城市的市长组成联合代表团到美国国防部交涉,劝说美军不要撤走,理由是撤军将对当地经济造成“灾难性”打击。据计算,驻德的7万美军加上家属近20万人,每年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大约4万个,增加收入60多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完善军事社区的各种服务保障事业,对发展地方经济、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施“军人家庭支援计划”

凝聚军心、激励士气

“军人家庭支援”这项活动最早由美国陆军于1965年发起,当初叫“陆军社区服务中心”计划,由陆军部队所在的社区志愿者为军人家庭提供帮助,对新调进军营的官兵出借家庭必需物品。此后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也都开展了这项工作。美国海军根据官兵常年远离亲属的特点,还专门设立了军人家庭巡视员,负责协调解决家属支援中的各种问题,并定期向舰上官兵报告其亲属生活情况。1988年,美国国防部充分肯定了这项活动,专门发布命令,要求各军种为增强军人的自豪感,要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扩大家庭支援服务项目。军人家庭支援的内容包括:军人家属住房、医疗、娱乐、法律报务、就业帮助、搬家安置等,还提供看护儿童、指导家庭教育、协助安排家庭开支、协助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帮助照料残疾儿童、免费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制定健康计划等服务。到1989年,美军共建立了332个家庭服务中心、639个儿童照料中心,每天有9.5万名儿童在军事社区照料中心生活,还有4.6万名儿童通过美军的小型托儿计划在其他社区得到照料。英国从1977年首先由海军提出了“海军个人和家庭服务计划”,负责实施这一计划的是“海军社区服务中心”、“海军家庭服务中心”、“海军住房组织和家庭顾问处”,他们在军营成立了“士兵家庭协会”、“妻子俱乐部”、“儿童游戏小组”,还举办“家庭教育学习班”。目前,这项活动已在英国的陆海空军全面推广,英国各地共有1200个“士兵家庭协会分会”,该协会的工作人员主要是社区志愿者,他们无偿地为军人家庭提供多种服务。法国和日本军队的家庭支援活动,主要是为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住房和医疗服务。加拿大从1980年开始在各军事基地建立“军人家庭支援中心”,1987年加拿大国防部正式启动“军人家庭支援计划工程”,在全国建立了陆海空三军统一协调的军人家庭支援网络系统。澳大利亚实行的是军队支援军人家庭与地方社区支援组织相结合的模式,全国设有11个为军人提供服务的办事处,国防部专门成立了“国防军家庭和信息联络参谋部”,并建立了“国防家庭信息网”,每天24小时向军人家庭开放,对军人家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咨询和具体帮助。据西方有关机构调查,实行“军人家庭支援计划”以来,使官兵因家庭问题申请紧急事假的现象明显减少,因家庭压力造成的事故率明显降低,官兵身心健康得到改善,军人履行职责的时间和效率明显提高,军队的凝聚力也进一步增强。当前,发达国家已经把“军人家庭支援”作为一个重大的军事和社会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其政府正在为“军人家庭支援计划”制定更完善的政策。

军营向民众适度开放

发挥文化辐射功能

在发达国家的军事社区建设中,一方面地方社区向军队、军人及其家属提供各种服务,另一方面也十分注重发挥军事社区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他们的主要做法:

一是军营适度对外开放。许多国家的军事机关、军事院校和基地,都有选择地实行节假日对民众开放。开放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允许参观其荣誉室、兵器展览、大型军舰、阅兵式、军事表演等,有的允许民众现场观看部队的实兵演习,有的邀请地方官员、社会团体代表和学者举办国防论坛,有的吸收社会青年参加军事活动、体验军事生活,还有的定期与民众联合举办音乐会、舞会、体育比赛、联谊会等。像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就是全年对外开放,其走廊的总长为102公里,两边陈列着宣传美国军事优势的各种宣传品,专门安排仪仗队员陪伴游人,每年大约有10万人进去参观。像驻在华盛顿特区的一个海军陆战队军营专门建有露天表演场和看台,每逢夏季的每个周五晚上,都要向当地民众举行军事表演,让社区群众在消夏中接受国防教育。美国驻纽约曼哈顿的海军,把每年五月的第四周定为“舰队周”,“舰队周”期间,邀请外国军舰来访,所有停靠在这里的军舰都允许民众上去参观,舰上官兵向参观者介绍武器装备,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其他国家军队也有各种各样的开放军营活动,目的都是向公众宣传军队的光荣历史、介绍军事知识、开展国防教育,以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二是鼓励和支持官兵参与驻地社区文化活动。发达国家军队在军事社区文化建设中,不但重视“请进来”,而且也积极地“走出去”,通过军队内部的各种组织参与驻地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像军队的牧师支持当地的宗教活动,军队的体育组织参加驻地的体育运动,军队支持当地开展各种民俗活动等等。在这一方面,英国军队非常活跃。据香港有关资料介绍,香港回归之前,驻港英军对香港的汽车赛、赤柱区端午节龙舟赛和定向越野运动等文化活动十分热心,他们或提供场地,或参与组织,或组队参加。在军队的参与和带动下,这些项目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由地区性运动发展为国际体育赛事。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