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从“扁宋会”看岛内政局与两岸关系发展 王建民  
 

近期以来,岛内政局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国亲合并”梦碎,政治仇敌握手言欢,“扁宋会”提前上演,“连宋会”一再被推迟,蓝绿两大政治阵营对立转变为蓝绿橘三角新互动,也因此牵动两岸关系的微妙变化。

陈水扁不会因此“共识”停止“台独活动”

各界最为关心的是“扁宋会”发表“十点共识”后,陈水扁是否会坚持“中华民国”的“宪法一中”精神,是否会停止“台独活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陈水扁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华民国宪法”在没有改变以前,都是要遵守“中华民国宪法”的,言下之意,就是说该“宪法”改变后,就不能保证或者说就不一定遵守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而可能是所谓的“台湾宪法”了。这是陈水扁一个重要的伏笔。陈水扁在接下来的谈话中,以“不改国号就不是制宪”说明,制宪势在必行,建立“台湾新宪法”仍将是其既定目标,这不仅会被大陆视为重要的“台独”举动,而且可能引发两岸关系的再度紧张与危机。

“文化台独”、“去中国化”的“台湾正名”及建构“台湾国”的努力等等“台独”活动更不会停止,而且有时还会很激烈。包括新任的“行政院长”谢长廷,也逐渐步上陈水扁的“变色龙”之路。上任时,谢长廷表示“不能为正名而正名”,要暂缓“国营企业”与学校等正名活动,但当时仍留下回旋空间,即民间与在野党可推动。不到一个月,谢长廷在会见台联党立委时则公开表示,“行政院”会继续推动“正名”活动,再次表明民进党政治人物的政治语言不可信。随后,谢长廷在接受记者访问时,不仅强调经过多次“修宪”,“中华民国”已经“台湾化”,可以称为“第二共和”,两岸在现实上是“两个国家”,只有“先建立台湾成为一个团结的国家,才能抵抗中国强大的压力”,而且提出“改国号”,政府与民间分工,即政府藏在幕后支持,由民间与台联党出面推动。

民进党在去年底“立法委员”选举受挫后,陈水扁放低了姿态,争取与亲民党合作,以分化泛蓝,打击国民党,但同时提出一个尚未为各界关注的政治口号即“立场坚定,务实前进”。“立场坚定”就是其“台湾独立建国”的“台独”立场不动摇、不妥协。陈水扁在春节时回家乡台南县参加春酒宴上表示,他“绝不会因朝野、政党和解放弃理想,也不会出卖灵魂,或因族群融合,丧失原则,民主改革、台湾主体意识及主流路线、台湾是正常、完整的美丽国家,是三个坚持不改变,以追求两岸永久和平发展”。这才是陈水扁的真心所在,他与民进党的“台独”路线与政策不会改变,而且立场更坚定,只是策略更灵活。宋楚瑜希望通过“扁宋会”发表的“十点共识”约束陈水扁,或外界以为陈水扁会重审“四不一没有”承诺就会停止“台独”活动,都是空想,陈水扁与民进党会继续推动“台独”路线,争取建立“台湾国”,“台独”依然是台海最危险的毒瘤。

两岸和平制度化机制建设值得观察

维持台海和平是岛内各界、海峡两岸与国际社会的最大期盼,各方都提出不同的“和平”主张,但如何推动两岸和平的制度化建设,建立两岸和平机制,则还处于单边行动阶段,两岸官方之间尚未有这方面的接触。

陈水扁已多次表示筹组“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和发会”),同时计划拟定“两岸和平发展纲领”,但未与其他政党协商,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亲民党也积极推动“两岸和平法”,并主张依该法设立“两岸和平委员会”(“和委会”),并作为维持亲民党发展的一张王牌。日前,“扁宋会”共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和平稳定架构”,推动“两岸和平机制与法制化”,但是否会有所突破,值得期待。

然而,宋楚瑜领导的亲民党要完成“和委会”的设立,则有相当大的难度,首先要完成“两岸和平法”后才有可能,因此必须先获得国民党或民进党的认同,未来发展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发会”则容易得多,由陈水扁主导即可,不须经“立法院”同意。陈水扁提出由宋楚瑜出任“和发会”召集人,以解自己在两岸问题上的困境;而宋楚瑜要在两岸问题上扮演关键性角色,是否会出任“和发会”召集人,一直是外界关切的重点之一。年初时,宋楚瑜表示“到目前为止,个人没有意愿”,但仍留有余地,因为只是“目前”没有意愿,并不排除未来没有意愿。春节过后,宋楚瑜夫人陈万水在记者问及此一问题时表示,“要看机缘,若有机缘,我百分之百支持宋楚瑜接受,能为国家做事是好事”,显然是宋楚瑜的思想表达。就此观察,民亲两党很可能合作,积极推动“两岸和平法”及相关机制的建立,宋楚瑜是否会出任“和发会”召集人,目前虽不能确定,但宋楚瑜要在两岸问题上扮演重要角色已成定局。

两岸关系前景仍不明朗

海内外关注“扁宋会”的核心仍是两岸关系的紧张局面会不会缓和。作者曾指出,去年底立委选后,2005年两岸关系存在着技术上改善的可能与空间,目前台海局势的发展已获得证明。下一步两岸关系如何走,仍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

从岛内政治形势、大陆对台政策与国际形势等多方面观察,两岸关系要从根本上改变政治上的对立局面,在统独问题上有所妥协,不大可能,但短期内台海出现严重危机的可能性也不太大。未来一段时间,两岸政治上对立、斗争与经济上合作与往来并存,仍将是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最重要观察点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反国家分裂法”的审议与出台,台湾如何反应?陈水扁推动“台湾新宪法”的举动有多大,及大陆对此如何反应?台湾积极争取加入WHO(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等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的各种活动;台湾庞大军事采购立法的通过等。

未来可期待的还是两岸通航与经贸关系的发展。日前大陆还提出将“包机”节日化,在重要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等均通过包机形式实现特殊方式的通航,对货运包机也表示了积极的态度。台湾当局更将货运包机作为下一步改善两岸关系的重要突破口,而且主张通过类似澳门协商的方式实现。种种迹象显示,两岸在特殊节日包机与货运包机方面逐步有了更多的共识,前景可能预期。

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热仍将持续下去。台湾当局大陆经贸政策可能会做出较为积极性的开放与调整,这也是“扁宋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之一,也是台湾当局必须面对与处理的问题。特别是在经历了司法部门大规模搜索联华电子公司案之后,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目前,台湾“行政院”已提出初步规划,未来大陆经贸政策将趋于“立法从宽,执法从严”,并在“台湾优先,全球布局”的总体战略下,调整大陆经贸政策,并在工商界的强大压力下,很可能扩大开放半导体(包括封测)、光电(面板)、石化业上游的石油裂解等领域的对大陆投资,逐步开放两岸金融、贸易、旅游、服务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另外,两岸农业领域的合作可能也有新的突破与发展。大陆对两岸农业合作与进口台湾农产品问题表现出极大的诚意与努力,甚至写入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报告,日前两岸农业访问团将实现互访,可能成为两岸经贸领域发展的一个新热点。

至于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或军事缓冲区的可能性不大。“扁宋会”提出“积极推动建立两岸军事缓冲区,及建构台湾军事安全互信咨询机构”,不是什么新创造,两岸民间已呼吁多年,大陆在去年发表的“5·17声明”中也提出,只要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摒弃“台独”主张,停止“台独”活动,就可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正式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共同构造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框架。但在陈水扁主张“以战止战”、加大武器采购及美日台军事合作升级的背景下,在两岸政治立场未有任何调整的情况下,两岸在军事领域不可能有任何互信机制与军事缓冲区的建立,军事对立状态仍将持续。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