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当代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赵家祥  
 

当代科学、技术、生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科学”和“科学→技术→生产”这两个过程,虽然各自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又总是连结在一起的,人们对这两个过程的相互关系,往往发生片面的理解。有人因为只看到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看不到科学是生产发展的主导,于是片面强调“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忽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甚至把关于这个过程的观点斥之为历史唯心主义。又有人则因为只看到科学是生产发展的主导,看不到生产仍然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于是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不承认“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在当代仍然存在并且起着作用,甚至明确否认归根结底是物质生产决定科学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我们认为,在当代,虽然在“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的基础上,产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但前一个过程并没有因此而消失,而是在更深的层次上起着作用。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科学三者构成一个“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的循环往复的开放式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中,一方面表现出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科学是生产发展的主导。所谓生产是科学的基础,就是指归根到底物质生产决定科学的发展;所谓科学是生产发展的主导,就是指科学对于生产发展的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科学走在生产的前面,为生产的发展开拓道路。这个链条,从动态上正确地说明了物质生产和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既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唯物论,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我们不妨把“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这一循环往复的开放式链条,与认识论上“实践→认识→实践”的循环往复的开放式链条作个类比。在认识论上,“实践→认识→实践”这一完整的链条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实践→认识”,表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认识→实践”,表现了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这两个过程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这样的顺序符合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颠倒了就违背这个原则,而违背这个原则就会在认识论上陷入唯心论。同样,“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这一完整的链条也可以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第一过程是“生产→技术→科学”,表现了生产是科学的基础,这是历史发展中的唯物论;第二个过程是“科学→技术→生产”,表现了科学对生产发展的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这是历史发展中的辩证法。这两个过程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这样的顺序符合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颠倒了就违背这个原则,而违背这个原则就会陷入历史唯心论。

目前,在我国理论界常常有人说:在古代和近代,生产是科学之母;在现代,科学成了生产之母。我们认为,从“生产→技术→科学→技术→生产”这个完整链条来看,生产永远是科学之母;这就如同在“实践→认识→实践”的完整链条中,实践永远是认识的基础一样。母者,基础也,并非主导之意。当前科学是生产发展的主导,但并非生产发展的基础。这正如农业不仅是农业社会的基础,而且也是工业社会的基础一样。在工业社会,工业是主导,但农业仍然是基础;并没有因为工业成了主导,农业就不再是基础了。同样,在当代,科学是生产的主导,生产仍然是科学的基础;并不因为科学成了生产的主导,生产就不再是科学的基础了。

在当代,科学在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就不能现代化。同样,如果没有物质生产的发展作基础,科学技术现代化也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强调物质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基础,科学是物质生产发展的主导,决不是忽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以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而是为了把物质生产与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