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北京市民礼仪需求水平调查报告 李 莉  
 

本次调查以北京市民为调查总体,为了使受访者职业分布能够具备代表性,采用简单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即通过街头随访和有目的地选择样本,共发放问卷15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130份。

全部问卷资料核实后进行数据编码,输入计算机,利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类型主要为单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一)对于目前人们礼仪总体水平的评价

有接近95%的受访者认为会在日常的生活中考虑或遇到过礼仪问题。大部分受访者的礼仪观念是积极正向的。对礼仪规范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是符合社会基本道德习惯要求的。但是从调查的数据中也显示出目前人们对北京市民现有礼仪水平是不满意的。有83.6%的受访者认为人们的礼仪水平还不够好,近30%的受访者评价为“比较差”,认为人们缺少基本的礼仪常识,有很多不文明行为。人们最在乎的礼仪修养为“讲究公德”和“以诚待人”。

虽然人们对目前礼仪水平的评价不高,并不乐观,但是被调查者对2008年北京人的礼仪水平还是充满了信心,同时对2008年奥运会抱着美好的希望。当然,人们在预期中亦是包涵着些许“忧思”。

承办奥运会是北京的光荣,也是对北京的考验。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3年多,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实现“人文奥运”的目标,方方面面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北京人尤其责任重大,责无旁贷。“人文奥运”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北京人的精神风貌来体现。宏观的人文环境是由一个个人文细节构成的,体现在一个微笑与问候之间,体现在一次举手与投足之中,体现在人们点滴的礼仪行为之上。为此北京人应该首先行动起来,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人文奥运”落到实处,才能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一届杰出的、令人难忘的奥运会,给中国、给世界、给奥运史册留下独特的宝贵财富。

(二)个体礼仪行为习惯评价

受访者对个人的礼仪行为评价如下:

有82.2%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公共场合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81.4%的受访者会在工作或学习单位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87.6%的受访者表示会在社交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只有45%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家庭或朋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

(三)接受礼仪知识途径

当受访者被问及“目前人们的礼仪水平和掌握国际礼仪常识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需要是否相适应”时,77.2%的人认为还不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切实地做好礼仪培训的基础工作。

91.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必要系统学习一些国际礼仪知识。82.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会主动参加一些关于国际礼仪的培训或讲座。人们对提高礼仪修养普及国际礼仪常识的主要途径的认可程度是这样的:政府强制监督管理(35.7%),学校课堂学习(29.2%),家长的言传身教(37.2%),个人的领悟和自觉 (59.7%),通过阅读图书资料(27.9%)。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礼仪常识的宣传与培训,才能有助于人们的礼仪知识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真正达到2008年奥运会的要求。

(四)市民建言

调查中,受访者提供了很多积极的建议,对于提高北京市民的礼仪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作为北京市民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推广普及国际礼仪知识,文明礼貌,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

(二)加强媒体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大众媒体可多宣传有关礼仪方面的常识。比如在媒体增加各国的风俗习惯礼仪禁忌等知识以方便人们了解和掌握。增加国际交流,在实践中学习,普及商务礼仪的知识。到社区开展讲座,使礼仪知识的学习掌握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注意对乡村人口的推广普及工作。

(三)礼仪知识的普及最重要的是依靠教育。礼仪应从小抓起,从家庭教育入手。争取使每个人从内心深处认识礼仪的重要性,并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在各类学校中加强教育,树立礼仪标兵。在街头设置广告牌,提醒人们懂礼仪。学校方面可推荐一些好书、 举办讲座,而公益广告、漫画宣传等也是很好的方式方法。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并善于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大平台,推广社区礼仪教育,全民礼仪教育。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