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 王冀平  
 

第斯多惠(Friendrich Adolf Wilhelm Diesterweg,1790-1866),19世纪德国伟大的教育家、民主教育的代表性人物,被誉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的若干著作在其有生之年共印了120版,并被译为多种文字向国外发行。著名的《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教育著作。第斯多惠在这本书中提出的和谐教育思想,向来为教育界所称道,至今仍然让人感到其深刻的启发意义。

教育之作为一种环境。早期不少教育家和思想家,大都不能正确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陷入了一种解释的循环之中而不能自拔。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就是,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者正确地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但在看到教育、法律和政治对人的重要影响时不能加以正确认识,最终还是得出了唯心论的结论。特别是他们看到教育作为“社会影响的全部总和”(爱尔维修),在对其施加于人的作用进行追溯时,导致把教育了解为具有最终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第斯多惠没有像他的前辈一样陷入人与环境的解释循环之中,而是把教育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高度重视教育对人的塑造的重要作用,以毕生的精力和热情深入探索教育的规律及有效的方式方法,推进了前辈关于对作为重要环境的教育这一思想,并且使这一思想建立在切实的教育实践基础之上。

教育必须激发主动性。实现和谐教育的原则,必须激发人的主动性。第斯多惠集中论述了教育如何激发人的主动性问题,以真正实现发展全面而谐调的人格这个教育的一般目的。第斯多惠说,教育不是要人消极不为、无所作为,而是要激发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自我塑造、自我形成。因此,激发人的主动性,全心全意为真、善、美服务,一直被第斯多惠看作是“最高的教育原理”。根据他的解释,人的主动性的涵义,落实在人生观上,就是人要秉持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对现世的一切抱积极的态度,用实际行动来完成自身的使命,自己来探求奋斗和行动的合理理由。因此,所谓自发自动、自主自觉、自决自由,说到底就是第斯多惠所称的自动性。

自然原则是最重要的原则。人类社会作为“第二自然”,其发展无疑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第斯多惠提出,我们遵循教育规律,最重要的就是强调自然观点、倡导自然教育。教育要紧密结合人的天性,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这应当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说要发挥潜能潜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的教育原则,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人本身的自然发展规律。在尊重和合理利用自然基础上,教育也要遵循文化的原则,就是必须注意人在其中诞生和将来生活所在的时空条件,注意包罗万象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当地的特有的文化。第斯多惠提出坚持自然原则同文化原则的统一,这可以看作是他所提出的和谐教育、和谐培养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教育的自然历史性质试图作出把握。这一点对于我们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全面发展与和谐培养。第斯多惠批评说,长期以来,和谐教育的原则受到片面理解,在有些情况下甚至被有意歪曲。虽然很少有人承认不协调原理,但对“和谐培养”的概念往往一无所知,不懂得和谐培养的原理和道理。他特别提出,有人主张全面培养人才,但思想模糊,标准划一,全然不顾个性,常常事与愿违,结果是人的程式化、扁平化,形成一种“标准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是对的,但不等于就是培养这种人。如果我们基于同一标准,没有分别地发展每个人的天资、天赋,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收效甚微。在某种意义上,每个人和全人类相比都是片面的,而且可以说都是片面地发展。普遍的和谐只有在全人类中才能找到,而在一个人的身上是找不到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必须自我完善”(第斯多惠引席勒语),每一个人都应当追求内在自我的和谐培养。第斯多惠很有信心地提出,如果我们能重点培养人的天赋,那么人便会达到自己的使命,这种人将是幸福的,而且也会创造幸福。在和谐培养的原理指导下,每个人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成为一个完美的人,那么人类社会将形成一个和谐、完整的统一体,就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一有机整体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可见,在和谐培养原则下成长起来的人,将会构成一个和谐社会的最为重要的微观基础。

和谐培养最重要的是人格和谐。关于身心关系,第斯多惠有很多论述,他看到,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如果非要把这个整体分开来解释,那么我们必须用抽象概念。人的精神和身体息息相关,我们是借助于思维的抽象才把它们分开来加以分析的。第斯多惠说,身体影响精神,精神影响身体。身体的变化引起精神的变化,而精神的变化也引起身体的变化。精神与身体的和谐,就是人格的统一与和谐。和谐培养原理要求全面发展身体和精神。这两个方面同等重要、互相依存。由于健康的灵魂在健康的身体中,因此,训练身体尽管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环节,但在身心和谐中具有第一位、最重要的作用。不仅认识活动依赖于身体的发育状况,而且感情和行为生活,精力是否充沛,勇敢的程度,决心是否坚定以及个性的全面培养,均依赖个人身体的健康状况。今天由于许多人的身体负担过重而破坏了精神和身体发育的平衡,这样对培养健康的精神也是很不利的,因此能做到全面和谐发展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力求达到和谐发展。根据第斯多惠的认识,如果说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那么人格和谐就是和谐培养的实质所在。第斯多惠说:“人只要靠自身的力量从外部统治中解放出来,人的发展就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和谐。”

从第斯多惠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看出,从人格和谐、到人际和谐、再到社会和谐,这是一个顺序建构的过程,后一个层次的和谐总是要建基于、依赖于前一个层次的和谐,惟有这样,和谐才有基础,才能够稳定,也才可以长久。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