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科技发展应有全球战略思想 廖小罕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个经济上非常落后,在国际上影响力十分有限的国家,成为了今天世界经济总量前六强和世界制造业、外贸进出口大国,在国际上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日益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开始进入小康新阶段。面向新世纪,实现国民经济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对能源供给和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巨大的需求,由此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各方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确保能源、资源和科技支撑能够满足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增加的需求,同时能够保持能源、资源和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研究和技术产业化已经呈现了全球化合作与地区分工专业化趋势,能源利用、资源开发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迅速扩张的重要时期和国际经济新秩序调整形成之际,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从新的科学发展观出发,认真审视历史发展必然规律和分析当前形势。近代史表明,在和平年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离不开在全球或大地区范围内配置资源。二战以来经济科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都离不开在世界范围内配置科技经济资源。美国作为世界上科技最为发达国家,科技人才来自全世界。根据2003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最新报告统计,在美国取得科技成就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38%不是来自本土,支撑其工业化进程的矿产资源、原材料和能源等大部分也来自世界各地。支撑英国和法国的领先科技人才、技术、材料、平台等也来自整个欧洲地区和全球。日本制造业大量依靠包海外工厂,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全球战略,动员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资源为日本的经济做贡献。美国软件企业通过“外包”等方式大量利用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中国的智力资源。这些发达国家的国家经济、科技目标和科研、企业传统上都有很强的全球视野,在具体工作中都有明晰和长远的全球战略。

新中国建立以来,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发展阶段。科技发展长期指导思想主要集中在国内挖潜和资源优化配置,这对于确保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建设完善的国家科技体系,在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也是导致我国始终和世界科技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后,国门打开,我国科技首先走向了世界,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国际科技合作,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我国改革开放、建立对外科技经济合作联系中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同时世界经济格局迅猛变化,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出于我国社会经济自身发展的需求,我国也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面对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以及地区分工专业化的趋势,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为了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努力开拓经济发展的更大的空间,具备全球视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国家利益服务。事实上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为我国产业界自然地进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也为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根据产业结构不同建立跨国研发和产业化提出了需求和机会。为了实现科技对小康社会目标的有效支撑、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和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支持,科技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树立全球战略思想,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国际合作储备和配置面向未来的人才、技术、原材料等科技资源。

但是在当前我国经济加速走向全球化的前夕,由于长期的封闭发展形成的观念和一些传统意识的影响,我国科技发展指导思想和高技术企业在建立外向型发展方面显得不够,在面向未来发展方面,科技界和高技术产业界的全球视野和战略远远不能够对我国未来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和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提供重要支撑。例如: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专利战略已经倡导了很久,但我们的企业在海外申请专利微乎其微。美国专利与商标局2000年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近15年来中国内地向美国申请的专利总数仅为一千件左右,而美国IBM一家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一年就是好几千件。我国绝大部分高技术企业不具备外国同行在海外开展知识产权全球战略的思想,大多数有潜力的高技术企业也没有在全球配置科技资源的意识,很难大规模进军海外。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我国在海外的经济科技合作与可能带来的海外经济利益日益增多,经济空间日益扩大,科技必须在应对这一时代变化的过程中走在最前面。

另外,未来的经济发展,我国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在资源方面,我国人均水、森林和大部分矿产资源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许多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如铁、锰、铬、铜、铝钾盐等探明可采储量与未来发展需求差距巨大,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根据不同国家之间产业结构和地区分工的不同,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全球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所用,是我国科技界将要面对的。能源问题也是这样,根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耗量的60%将从国外进口。因此,我们的能源科技必须有一个全球战略,支持我们的石油工程技术加快国际化步伐,争取更多的国际工程,努力为国家利益服务。

还有,我们必须意识到,随着我国周边国家经济的发展,将有可能发生我周边国家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包括水和大气在内)。一旦如此,极有可能通过跨国河流水循环和大气环流等方式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届时,我们的科技力量将有可能参与国际合作治理他国的污染。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上没有跨国土研究异国特有环境下的生态、资源、能源、地质和考古等队伍和技术储备,而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却较为完善。另外,公海和南北极的利用开发也极大地依赖于各国的科技实力,只有具备相应技术能力的国家才有可能实现远洋勘探和深海开发。虽然我国也已进军远洋、南极和北极,但是没有长期的战略性规划和投入。继最近火星探索新一轮高潮后,美国已经宣布将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如果我国不早做规划和具备必要的科技储备,一旦美国实质性地开发和利用月球后,我国未来太空疆域的拓展和资源利用将受到严重制约。

目前人们已经形成共识,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科技发展应面向全球63亿人选择人才为我所用。如果我国在科技人才配置上不制定吸引海外华人和外籍人才的全球战略,而只是停留在国内和海外留学生,就没有完全挖掘全球资源为国家利益服务。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全球战略思想非常明确,相应的科技和移民政策、制度也很完善,这将使我国在人才竞争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