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对信息化战争的哲学思考 袁德金  
 

未来的战争形态是信息化战争,这是人们已形成的共识。但是,人们对究竟什么是信息化战争的认识还处在模糊的阶段,没有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因此,正确认清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性是确定我们未来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建设军队,未来打什么的仗,怎样打仗的前提。

从哲学层面上对信息化战争本质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信息化战争实际上是在战争认识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以认识系统主宰、控制行动系统的一种新的战争形态。

从哲学上分析,人类战争活动实际上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即战争的认识系统和行动系统。战争认识系统主要解决的是战争中的判断、决策问题,为战争行动系统提供方向,属于思维领域;战争行动系统主要解决的是作战行动的问题,属于实践领域。战争活动就是这两大系统而构成的一个统一体。从这一点来看,战争实际上就是“观察——判断——决策——行动”反复循环的一个活动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战争活动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敌我双方的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的相互对抗、竞争和破坏。这也可以说是人类战争发展的一个最基本规律。

机械化战争的本质特性就在于战争的行动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机械化战争的技术基础主要是工业时代发展带来的机械技术。机械技术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促使了战争的行动系统发生了新的变化,其外在表现就是武器装备的火力增大和机动力的提高,即武器装备的打击能力和机动能力,与冷兵器战争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机械技术使武器装备的机械能力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峰。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机械技术却没有给战争的认识系统带来什么质的变化。因此,在机械化战争中,呈现出战争的认识系统落后于战争的行动系统的状况。机械化战争中这种认识系统与行动系统的不同步,造成了战争的认识系统无法对战争的行动系统加以控制,这也是造成机械化战争的规模大、毁伤大、暴烈性达到极点。对于这一点,对机械化战争经验有切身体会的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的“战争迷雾”说的就是敌方的任何企图、动态以及现况,尽管我方尽一切努力去探求、侦察,但大部分时候对于敌情的获得还是十分有限,于是在战场上的行动即因缺乏敌方的有效信息,而时常就像处在一团迷雾之中。这样,就使得战争的过程、结果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任何人都无法予以掌握和控制。因此,要把战争由一匹无法控制的脱缰的野马变成一匹可控制的训服之马,就必须变革战争的认识系统,不断提高战争的认识、判断能力,以认识系统正确引导和控制战争的行动系统,这就是机械化战争对人类战争进一步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性就在于战争的认识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使战争的认识系统和行动系统达到了同步。人类战争的发展提出必须变革战争的认识系统的必然要求,在信息化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这种必然要求成为现实。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战争的信息能力,使战争中的信息搜集、传递、处理、决策能力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使武器装备的信息力和火力、机动力达到了有机的结合,而且使信息力成为火力和机动力的主宰,从而使战争的认识系统和行动系统达到了同步。正因为如此,信息化战争才表现出实时化、精确化等外在军事特征。

认清信息化战争的本质特性之所在,这就为我们未来建设什么样的军队?怎样打仗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在军队建设上,我们要着重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军队的认识能力,使军队的信息力和火力、机动力同步发展,建设成以信息化主宰、整合机械化的军队。在怎样打仗方面,在保证不断提高战场认识能力的同时,着重破坏敌人的认识系统,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