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灰色巴黎 张明明  
 

巴黎的楼房

飞机刚抵达戴高乐机场,我就有一种印象:巴黎发灰。不仅天气是阴天,机场大厅的色调也和水泥原墙差不多。来到巴黎的大街,这种印象更加明显:一条条大街上到处是老式楼房,根本看不到现代建筑。撞入眼帘最多的当属那种公寓式楼房,它们层层叠叠、成群成片,可以说构成了巴黎城的主要部分。这种楼房一般不超过五层,高高的举架,厚厚的墙体。带有白色百叶窗和黑色铁艺围栏,还有阁楼和老虎窗。屋顶则是倾斜的灰色铁皮顶。

建这种楼房的石材是一种砂礓岩,颜色和海滩上的沙子差不多。然而,由于岁月的流逝和酸雨的侵蚀,许多楼房已显陈旧,灰暗的,甚至是黑黢黢的。窗台屋顶流淌下来的雨水形成的黑色水渍,十分清晰地附着在一些楼的表面,使它们看上去就像海岸边的礁石一样。如果从埃菲尔铁塔上远距离地俯视,这些楼群乃至整个城市完全是灰蒙蒙的一片。

巴黎人对这些楼房是十分珍爱的。为保护这些历史性建筑,政府出台了许多管理规定,其基本原则是,只允许对楼房的内部进行装修,外墙必须保持原有风貌。观察这些楼房,人们可以发现,无论多么陈旧的楼房,它的外墙也未被加贴其他建筑材料,或被涂刷别的什么颜色,也看不到空调外置机、晾晒衣物的支架等附加物。至于任意增加或降低高度就更不被允许了。不过,在如何保护这些旧建筑方面,巴黎人也存在分歧。为使房子变得洁净,有人发明了一种机器,可对楼房外墙进行清洗。在巴黎大街上,我看到过正在悬空工作的这种机器,也看到了被它清洗过的已经变得洁净的楼房。然而,由于工期较长,造价昂贵,尤其是招致一些旧房保护者的反对,这项工艺技术难以迅速推广。在那些旧房保护者看来,陈旧的颜色同样具有社会历史价值。

也是出于保护城市原有风貌的考虑,巴黎与其他欧洲城市一样,对城市的建设高度有着严格的控制。在巴黎的老城区,基本看不到高层建筑。游览巴黎市容,人们常常有一个感觉,与现代建筑相比,巴黎的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国家歌剧院、凯旋门等著名建筑并非有多大规模。然而,当你站在这些建筑面前,依然感到它们的气势恢宏。究其原因无非得益于巴黎城区的整体性保护。城区内既不允许出现超高建筑喧宾夺主,又注意将那些老街区成片地保护起来。正是由于有大量的“小房子”的存在,上述建筑才显示其雄姿。

在保护原有城区的过程中,巴黎人并非一味地“喜旧厌新”。相反,他们一直是建筑新潮流的引领者,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埃菲尔铁塔、蓬皮杜文化中心、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等建筑的出现。可以说,这些建筑在当时无论形式还是风格不仅是史无前例的,而且是惊世骇俗的。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之后,巴黎人最终都以宽容的胸怀接受了它们。今天,它们早已成为巴黎标志性建筑或著名景观向世人展示着面貌。另外,为鼓励创新,巴黎还专辟一块“领地”作为那些 “异想天开”的设计者们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那就是巴黎西部的拉德芳斯区。在那里,参观者可以像欣赏巴黎时装那样感受现代建筑的气息,闻名的“新凯旋门”就位于那里。

巴黎的大街

与房子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大街了。巴黎的大街是不规则的,除了几条主要干线,没有哪一条大街是笔直的,不是斜的就是弯曲的,有的还带有高低起伏的坡度,走起来很容易迷路。巴黎的大街也是狭窄的,尤其是“支脉”部分,有的恐怕还保留着中世纪的宽度。可是,在这样狭窄的街道还要停放车辆,这可以说是巴黎的一景:一条条弯曲幽深的巷子里,两边屹立着悬崖峭壁般的楼房,在楼房的脚下,静卧着两溜长龙般的汽车,中间的路面只留有一个车身通过的宽度。

漫步在这些街巷,不难想象 “马车”的时代,也可以理解过去巴黎街垒战频仍的某些原因。在这样的“街筒子”里,随便找点什么,就可以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况且那个时候,巴黎的许多街道是用青石板铺就的,可以很方便地就地取材。

尽管弯曲狭窄,巴黎的大街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使用功能。大凡到过巴黎的人都会感觉到,除了个别高峰时间,巴黎的交通还是较为顺畅的。这除了公汽、电车、地铁等公交工具的作用外,巴黎街道本身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巴黎的大街虽然狭窄,但它们的“密集”程度极高。如果从生物学的角度形容,就是“毛细血管”十分发达,这就从另一方面弥补了其缺陷。这一点应该赞赏历代的城市设计者。巴黎的大街小巷像网一样辐射,又像阡陌纵横,将城市进行了无限分割。从地图上看,巴黎是由无数个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组成的,最多的当属三角形。在各条线路的交汇处,不仅出现十字路口,更多的是六路交叉口、八路交叉口,星形广场则是12条路口!在这些道路的分割下,巴黎成了无数碎片,任何街区都不是封闭的堡垒,任何车辆都可以穿行其间。当然,我们所说的车辆的自由度还是受限的,因为巴黎的许多街道被规定为单行线,这也是巴黎大街的特色之一。切不要以为走单行线会浪费时间,其实运动中的车辆要比塞车省时得多,而且你还可以趁机多欣赏一会儿巴黎的街景呢。

巴黎的大街是美的。首先美在各种街道并存,为城市带来了多层次的变化。不过,在我看来,比起平直的街道来,那些弯曲的街道更显生动。正所谓“曲径通幽”,一幕幕街景是渐次展开的。巴黎大街还美在没有高架桥,甚至也没有过街天桥跨越其间,这些附加建筑在巴黎人看来是有损原有城市风貌而不能允许存在的。巴黎大街还美在看不到林立的商业广告。尤其在商业繁华区,即使有广告,尺幅也比较小。一般都从属于建筑物,还不如交通标志醒目。有些街面上的建筑物根本就没有广告,更看不到巨幅广告矗立在楼顶。广告的颜色也较为庄重,很少有令人眩目的颜色搭配。经常能看到黑白照片制作的广告,这种广告与周围古朴典雅的楼群看上去较为协调。与此相联系,巴黎的大街上一般看不到单位门牌。它的门牌一律是阿拉伯数字,分单双号。查找某个单位只要按号码数数就是了。即便有的单位悬挂法文门牌,一般也都是横着的长方形金属牌,体积不大,与建筑物颜色没有明显反差。最后,巴黎大街还美在它在夜间的景色。法国的核电极为丰富,政府鼓励用电。然而,当夜幕降临后,巴黎的大街并非形同白昼。无论商店橱窗还是广告、霓虹灯的光线都是非常柔和的,建筑物的灯光一般是打在物体本身折射回来,使你根本感觉不到强光的存在。至于街灯则显得“昏暗”多了,连著名的香榭丽舍林阴大道的街灯也不明亮,必须借助车流的灯光才能看清周围的东西。大概巴黎人在灯光和夜色之间,更欣赏的还是后者吧。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