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领导者要乐于倾听 马灿云  
 

最近读了关于温家宝总理在安徽作农村调查的报道,很受教育。其中感触最深的是,领导者要乐于倾听。

温总理下乡喜欢多问多听。他说,我的调查研究很简单,就是开车随便进一个村,有时要谈一个小时,也可以跟农民谈一天。最长的一次是在铁岭,我坐在炕头上和农民谈心,从中知道了好多事情:土地关系、分配关系、干群关系。不坐下来深入地谈,好多事情就很难了解到。这些话朴实无华,却发人深省。

何谓倾听?就是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它又给人以形体上的联想:前探着身子认真听人讲话……这样的情景是十分感人的。领导者乐于倾听,是关心群众和尊重群众的重要表现,也是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的必然要求。要是不接触群众或在群众面前颐指气使、不屑一顾,怎么知道群众的疾苦和呼声,怎么代表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怎么汲取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又何谈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为鲜明对比,不由想起张天翼先生写于抗战期间的著名小说《华威先生》。权欲熏天、作风浮夸的国民党政客华威先生,整天热衷于各种会议和应酬,又做作地到处抱怨时间不够用,甚至表白“恨不得取消晚上睡觉的制度”。他每到一处,下车伊始便哇喇哇喇地发表一通空洞的说教,讲完后托辞太忙随即昂然离去,丝毫不愿听取他人说些什么。这是旧官僚严重脱离民众某一侧面的生动写照。不幸的是,几十年过去了,华威先生的遗风并未散尽。

领导者下基层为的是什么?当然不为做样子,一般也不为发指示(如真有指示要发,其他载体很多也更有效)。从根本上说,一是了解实情,二是问策于民,以更好地改进和指导工作。因此,下基层不是为交差,也不是赶时髦;它不能浮皮潦草,更不能沽名钓誉。现在有的领导者下基层,不直接接触群众,而是满足于听取下级早已精心准备的汇报;有的压根就不是为了听,而是像华威先生一样,只为说些大话和空话;更有甚者醉翁之意不在酒,既懒于问,亦疏于听,真正感兴趣的是上报纸、出镜头。凡此种种皆可表明,能否耐心、诚恳地倾听群众意见,确是衡量领导者素质高低优劣的重要尺度。

若进一步探究,领导者要听真话、实话,特别是平时不大能听到的声音,包括直言不讳的批评意见,恐怕深入群众也是最好的途径。因为很多情况下,下属得知领导者来访,会事先整好材料,布好场景,定下行程路线,突出“闪光点”。让领导者听着舒服,看着满意。领导者要是“入乡随俗”,似也能满载而归。只有敏于观察且又格外顶真,才会揭穿不少猫腻,冲破种种羁绊直面群众。

严格地讲,对领导者的倾听也要作具体分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贾生》写道:“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汉文帝向贾谊求教,到了半夜还欲罢不休,离席靠近听取。其用心之专,态度之诚,超乎常情。但他关注什么?不是理国安邦之策,而是长生不老之法!这样的“倾听”,实在是种辛辣的讽刺。奉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共产党人,其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的崇高情怀,决定了他们的倾听,必然专注于国计民生。即便各项事业顺利发展,个人经验和威信不断增长,他们也会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愈加注意倾听群众的心声。温总理到农村不仅深入而且面广。全国二千多个县中,他已跑了一千八百多个。但他认为:即使这样,我仍觉得自己对农村的了解恐怕至多只有十分之一,大量的情况还是不了解的。只有对群众抱有深厚感情,对事业抱有强烈责任,才会这样苛求自己。

领导者乐于倾听不是小事,而是公仆本色、拳拳之心的自然表露。如能发扬光大、蔚成风气,定能得到群众的由衷拥护,也定能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

(作者系上海铁路局党校副校长)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