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有多大 陈江生  
 

虽然人民币对美元是否升值的问题从2002年底以来就一直争论不休。但,无论是主张该升的还是主张该降的,可能都无法否认这一点:8元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到不少东西,而1个美元在美国能办的事就太有限了。也就是说,如果经济能够遵守“一价定律”(即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办同一件事的价格都应该是一样的),那么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而且是大幅度升值,是必然的。问题在于,目前的国际经济规则并没有要求世界经济严格遵守“一价定律”。非但不遵守,而且根本不可能遵守。比如,如果你想让中国例如理发之类的服务与美国的价格一样的话,你就必须允许作为劳动力要素的理发师能够自由地定居美国或中国,可是,当今的世界会允许这种流动吗?因此,如果要无偏见地预测人民币波动的趋势的话,也许只能说:从长期来看,升值是必然的;短期来看,虽然压力很大,但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稳定是必然的。

首先,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关乎国家的信用。我国领导人已经在各种场合表示了人民币保持稳定的决心。如果外国人声称人民币该怎么样,我国政府便跟着国外的舆论走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国家的信用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我们建立起这种信用是付出了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而引起的出口下降,持续多年通货紧缩的代价的。如果人民币真的需要升值,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在自主的前提下来做这件事。何况赌人民币升值而流入的热钱应该有数百亿美元之多。

其次,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目前追求的宏观目标弊大利小。从就业方面看,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仅低学历人员的就业不容易,高学历人员的就业也呈现供大于需的局面。如果人民币升值,外来投资增幅下降、国产产品竞争力下滑、进口增加、企业利润下降等发生的概率一定很大,也使就业形势严峻的概率一定很大。从经济稳定发展方面看,升值造成的经济冲击也许会在短期内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众所周知,我国金融体系比较脆弱。而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一旦人民币升值,其带来的波动如果引起金融的过度震荡,我们经济的稳定发展很可能会受到影响。当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同时是我们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升值压力的来源。从国际收支方面看,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已经很小。如果人民币升值,打破我国目前国际贸易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的格局,带来大量国际贸易逆差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另外,农业也是个问题,我国政府好不容易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让农民得到了一点好处。如果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美国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几乎等于给处于优势地位的美国农业一笔补贴,我国农民更没法与之竞争了。

再次,不利于保持香港的稳定。人民币升值必然强烈影响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乃至于欧元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港币的升值压力必然大增。届时联系汇率制是否能够维持将会是新的难题。而联系汇率制又会牵扯出一大堆其它问题。

因此,人民币在短期内保持稳定的愿望应该是强烈的。那么,人民币能不能在短期内保持稳定呢?从目前的情况看,还是做得到的。

就国内压力来说,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外汇占款。由于我国的大多数外汇会卖给银行,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意味着不管用什么形式都会有8个多人民币进入了市场。如果外汇储备增加很快,市场上人民币的流通量也会增加很快。这样的话,很可能使货币量超过市场均衡的需求,引起通货膨胀。由于控制通货膨胀是中央银行更重要的目标,所以来自于外汇占款的升值压力是很大的。好在直到目前为止,中央银行还是能够忍受的。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冲销货币增长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中央银行也还有些手段减少其他方面的货币增发。而且,前几年中国经济饱受通货紧缩之苦,目前有一点通货膨胀也还能承受。另一个是进口成本增加的问题。许多企业从欧洲和周边国家进口原材料,把制成品卖到美国。这样的贸易途径当然会受这轮世界货币大调整之害,发生困难。但对于那些沿这条贸易途径逆行的企业则应是好处大于挑战吧。所以,这方面压力合力的结果暂时应该是比较容易顶住的。

来自于国际的压力,主要是美国等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但这种压力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原因在于人民币升值到底对这些国家带来的是好处还是坏处还难说得很。对于美国,当然能够以此来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可是,会不会因此引发美国的通货膨胀呢?对于欧洲,如果因此而引起中国的外汇储备部分转移到欧元上面,必然带来欧元更大幅度的升值,而欧洲还能忍受多大程度的欧元升值呢?对于日本,中国经济快车如果因之减慢,日本经济慢车会不会雪上加霜呢?这些问题,目前依然变幻莫测,没有办法说清楚。因此谁也不敢来个针对中国的“广场协议”(20世纪80年代迫使日元升值的一个国际协议)。

由此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长期看会逐步升值,短期看还是相对稳定的。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