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研究工程哲学,指导工程建设 傅志寰  
 

工程哲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哲学。研究工程哲学、运用工程哲学对于指导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从中国铁路提速谈起

1997年至今我国铁路实施了五次大提速,提速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主要地区。特快列车最高时速从120公里提高到160—200公里,主要干线客车平均旅行速度提高了30%—40%,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好。

铁路提速是个系统工程,既立足于科学、技术但又有别于科学、技术,它是多种技术、管理要素的有机集合。同时铁路提速工程是个开放的系统,又必须要和经济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相协调、相适应。

铁路提速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研究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左右时,客运增长迅速,对包括速度在内的运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公路、航空迅速发展,我国铁路客运市场份额明显下降。面对客观世界的变化,铁路作为经济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必须具备“适应性”,做出相应调整变化。当时,在资金不足、新线建设周期长等边界条件的限制下,首先从速度上取得突破——实行大提速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铁路提速是多种矛盾集合的系统工程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铁路提速也不例外。

——提速与运能的矛盾

中国铁路具有世界铁路最高的运输强度,繁忙干线运输能力十分紧张,客货列车共线运行,不同等级列车混跑,在同一条铁路线上既要开特快列车又要开普通旅客列车,还要开大量低速的重载列车。不同类型列车共线运行,使列车之间出现了速度差。速度差越大,对列车运行密度,也就是对运输能力影响越大。铁路提速后客货列车之间的速度差将进一步加大,因而对运输能力的影响越来越严重。

——提速与安全的矛盾

由于中国铁路设备基础先天不足,又在比较复杂的运输条件下实施既有线提速,安全风险明显增大。铁路是个设备联网、生产联动的复杂系统,随着速度的提高,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只有系统同步改造,不断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加强监控措施,才能保证安全。

——提速投入与资金不足的矛盾

提速需要大量的资金,特别是线路改造和新型机车车辆的购置需要大量投入,而中国铁路建设资金不足。

如何解决上述矛盾?首先分析矛盾的性质。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各国铁路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基于共性可采用拿来主义,直接移植国外先进技术;由于个性,很多技术又不能照抄照搬,必须自主开发。

世界上有铁路的国家都在提高列车速度,这是世界铁路的共性。这种共性使得各国在技术发展上可以相互借鉴。但同时各国铁路之间又存在许多不同,这是各国铁路发展的个性。与中国铁路客货列车共线运行、能力紧张的情况不同,在发达国家中,日本、西欧重点发展客运专线,开行客运高速列车,美国铁路客运量很小,重点发展货运专线,开行货运重载列车。日本、西欧的客运专线模式和美国的重载模式难以相互叠加,因而也不能直接拿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中国铁路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模式,解决提速与运能、提速与安全、提速投入与资金不足的矛盾,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实现列车速度、密度、重量最佳匹配的确保安全、节约投资的既有线提速挖潜改造之路。

提速的关键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提速之路,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实现创新。

技术创新是铁路提速的基础。我们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修订了铁路技术政策,确定了各种技术装备的开发计划,组织了科研院所、工厂、高校、运输企业等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先后研制成功时速160—200公里的机车、客车、动车组(“中华之星”试验时速达321公里)和牵引重载列车的大功率机车,开发了新型信号系统和适应提速要求的道岔、轨道结构和接触网系列。与此同时,根据对客车速度和货车重量的计算和实验,确定新建桥梁的标准和现有桥梁的加固方式。这样,我们不仅掌握了时速160—200公里的配套技术,还为不同种类列车与提速列车共线运行提供技术保证,满足了运输能力增加与运输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这些技术装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立足国内生产,价格只相当于国外同类产品的1/2—1/3,同时还采用了新技术加固既有线路和桥梁,挖掘速度潜力,以尽量减少设备更新,因而大量节约了提速改造的投资。

管理创新是铁路提速的保障。我国的提速工程,是对铁路原有运输模式的重大突破,是从“大重量、高密度、中速度”向“快速度、高密度、大重量”转变,从以能力为核心、以重量为手段(往往以牺牲速度为代价),向以质量为核心、以速度为手段转变的一次全新的尝试。实践表明,通过各种运输组织创新,不仅做到了在繁忙干线将客车最高时速提高到160—200公里,也使货运能力有所增加。

铁路提速只是工程建设的一个案例,从以上分析看,提速过程中诸多矛盾能够得以解决,是因为正确处理了局部与全局、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引进与创新、技术与管理的关系,其中蕴涵着许多工程哲学问题。

关于工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作为一般的“工程”而言,自身就是个复杂的系统,而它又与自然及经济社会有紧密的联系,因而工程的决策、设计、施工以及运营涉及的因素很多,不能就事论事,应该有全面的、高层次的哲学思考。如果就工程论工程就难免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局面。

1、工程与环境

工程要适应环境并与之和谐。我国上世纪60—70年代建成的某条铁路,工程界给予很高评价,但是投入运营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施工时对山体的大爆破,诱发了严重的泥石流,时而中断行车,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治理。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则重视了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对于冻土、环境、生态保护在工程设计、施工中加以统筹考虑,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从目前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结铁路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可以看出,工程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积的一面。如果一个工程能够处理好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就会实现协调发展,否则将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在工程建设上要善待环境、保护环境。

2、工程与人

工程建设最终是为人服务的,工程的决策、设计、施工、运营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伦理学当然也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但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工程建设指导思想上并不都很明确。例如,各种交通工具应作到有效衔接,巴黎机场,不但通公路而且通轻轨和高速铁路,旅客在一栋大楼里可以完成换乘,而在我国有些城市地铁进不了火车站。问题在于设计者只考虑管理者的意愿和利益,而较少为广大乘客着想。

既然工程是由人策划和设计的,因而工程必然会体现决策人和设计者的价值观和哲学理念。如果在理念上发生偏差,就建不出好工程。

3、工程与文化

工程属于物质范畴,文化属于精神范畴,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换,即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其实,对此人们是早有认识的。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既是工程,也是两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从广义来说,重要的技术产品像波音飞机,奔驰汽车,日本的高速列车都是美、德、日文化的组成部分。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上天,不但标志中国科技的进步,也大大地振奋了国人。这就是物质变文化,变精神的事例。众所周知,文化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重要的根基,五千年的文明使中国人感到自豪,但是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一些人崇洋的思想在滋长。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外国名牌产品冲击以及我国自主创新不足有关。坐丰田,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很多人在不知不觉当中受到了欧美文化的影响。

谈到自主创新,不能不涉及到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一个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引进技术是必要的。日本、韩国之所以后来居上,也都是走的这一条路,他们通过引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反之,如一味依靠引进技术,而不立足于自主开发,后果则是不佳的,失去自主创新能力的“拉美现象”要引以为戒。两弹一星,是中国自力更生的结果,汽车等看似大陆产品却缺乏有实力的民族品牌。如何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不只是技术问题,也是文化,包括着哲学思维问题。辩证法的精髓是批判、是创造。工程设计、产品技术都是可以引进的,但创造力是买不来的。“引进”与“自主开发”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要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引进只能是手段,自主开发才是目的。当然,自主开发也不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固步自封。我们主张的自主开发应该是开放性的自主开发。

4、工程的进度与质量及成本

作为工程应该在保证质量和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安排进度。质量、成本与进度是相互对立的,然而又必须统一。西安——安康铁路建设项目是个好典型,前期工作充分,建设稳步推进,投资有所节余,工程质量良好。但是不少工程特别是公用工程,常常把进度放在第一位因而牺牲质量,有时甚至不计成本。1990年代我国某条铁路的建设工期被一再提前,结果没有时间解决膨胀土问题,造成路基大量塌陷。进度看起来是快了,实际是慢了。通车后又不得不大量返工、换土,导致造价大幅度增加。

解决进度与质量及成本的矛盾,关键要做好前期工作,可是勘测设计的时间常被压缩,教训很多。有人说前期工作做得越“慢”,施工进展越快,虽然有点绝对化,但不是没有道理。

多年来,在工程建设上的很多经验教训没能认真吸取,主要问题出在投资管理体制和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政绩观上。如果一个工程没人对投资和质量负责,而某些领导干部又急于在任期内搞出成绩,那么工程“进度第一”的问题是难以解决的。由此可见,建设一个工程,不仅涉及到技术、管理、资金,而且与管理体制和人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这一点,也折射出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区别。

工程建设是一种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工程建设不仅受自然法则的支配同样也受社会规律的支配。一个重大工程,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不仅要考虑其眼前的价值,还要考虑其长远的价值、历史价值。由此看来工程实践需要哲学指导,研究工程哲学是很有必要的,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作者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