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旅美掠影(下)  
 

四、坐在债务的车轮上

一次到一个朋友家做客,他刚买房不久,房贷债务很重,但还热情地准备了丰盛的晚宴招待我们,我们十分过意不去。主人却说:“在美国企业靠借贷发展,居民靠借贷消费,普遍都是超前消费。”这些话,不正是金融问题中信用理论的体现吗?它说明,信用作为经济运行的神经系统,既促进经济发展,又是拉动人们消费的关键环节。美国可称为“坐在债务车轮上运行”的国家。

在美国,信用的触角,确是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家庭里,帮助人们提前实现了买房屋、买汽车等大件消费品的梦。但这种贷款是以所买实物和求贷者稳定的工作以及良好的信誉为前提的。这不是靠求贷者的自报,必须有税单证明和本人或家庭财产凭据,而美国的银行系统则为居民建立起信用档案,详细地记载着某人在银行存款、贷款、还贷时间等项内容。女婿告诉我,他的信用档案是在买房贷款时才看见的,许多内容自己都记不清了。如果信誉不好,贷款就麻烦了。即使信誉好,如果失业了,断了收入来源,而短期内又无法逆转,所买的房子就会被强制拍卖。这一招确实厉害,它既可以帮助居民提前消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又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尽量避免被炒犹鱼,丢饭碗。这也可能是美国鼓励消费的重要手段和经济内涵吧!

五、到处可见“中国造”

六年前,女儿从美国给我买来一个血压计,上面印的字全是英语,我想一定是美国的产品。后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我甚觉惊异,既是中国造的,在北京买起来不是方便得多吗?何必万里迢迢去花美元呢?女儿说:在美国的许多商店里,生活用品,特别是衣服、鞋帽、儿童玩具等,中国的产品随处可见。

这次到美国,对于这种说法有了一些具体的感受。

一个星期日,在女儿家附近,有一家人在开车库市场(某个家庭,有什么东西用旧了或多余了,想转让给别人,就先在通往自家的路口挂上一张广告,写明时间、地址,到时就在自己的房屋前面摆开来卖掉)。我们前去看看,看见几个芭比娃娃,其造型煞是活泼可爱,制作也十分精巧。我想到,外孙女挺喜欢这种玩具的,她快过生日了,给她买回去做生日礼物多好!我让女儿和房屋主人讲好价钱,高兴地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里一细看,原来还是 Made in China。

我因腰腿有疾,行动不便,女儿和女婿都说,去买个助步车吧!在一家卖轮椅等用具的专卖店,经过反复比较和选择,试了又试,最后选好一架,买了下来。一回到家,我就推着它走起步来,顿时感到行走轻松了许多,十分欣喜。我对家人说,这东西并不复杂,国内怎么就很少见着呢!正说着,女婿把助步车提起来一看,笑着说:这不正是中国造的吗?

每个周末,女儿都要到华人开的超市去购买食品和生活用品,那里的中国产品就更多了。四川的酸菜鱼调料、杭州的龙井茶、青岛的花生、山西的陈醋、宁夏的枸杞、贵州省的“老干妈”辣椒酱等等,类似的纯牌中国造,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在我的印象里,其品种之多,比国内我们家附近的几个超市还要齐全一些。

除生活用品外,有相当科技含量的彩电、冰箱等电器和电子产品,在美国也有一定的市场。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对我国青岛的海尔品牌价值做出的评估为74亿美元(612.37亿人民币)。这虽还算不上世界名牌,要从我国过去的基础来看也是进步不小了。众多中国制造的商品,能够在头号强国的美国占有一席之地,反映出中国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美国,中国的文化产品相对物质产品而言,似乎弱了一些。每周末去超市购物,我都顺便要到旁边的华文书店去逛逛。里面的书籍和刊物几乎全是香港、台湾出版的,大陆的出版物除了几本字帖、画谱外,基本不见。大陆作家的作品仅有余秋雨等人的,而且还是台湾出版。对比美国的书刊和音像制品铺天盖地地涌现在我国的城乡各地,有些东西还翻印、盗版屡禁不止,这种反差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六、清新空气最可贵

回国前,有人问我,要走了,美国有什么可留恋的地方?我脱口而出:“最喜欢这儿的清新空气。”去过美国的人都说,那儿的空气好,干净,很少有尘土,皮鞋穿了好长时间不用擦。置身其中,我深有感受。无论是早晨在凉台上做健身操或是傍晚在林阴道上散步,都感到那空气的清新和爽朗,似乎有一股甘甜的气流深入肺腑,再扩散到全身,一种舒畅感油然而生。夏日的新泽西,并不都是风和日丽,即使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也不见泥沙乱飞、污水横流的景象。一次大雨过后,路边的雨水还在流淌,使人惊讶的是,那流水一点也不混浊,毫不夸张说,虽不算清洁,却也真是清澈见底。

美国的许多地方,之所以空气清新,除了老天爷给他们留下了广阔的土地、茂密的森林、较少的人口以外,也是那里的人们环保意识强、爱惜自然、长期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结果。当我们乘坐的汽车飞奔在高速公路上时,从车窗向两旁望去,路边的树木不是人工种植的一行两行,而是一片片看不透的林带。视野所及,很少见到荒坡秃岭,基本上都被绿树、青草覆盖。这对保持土壤、涵养水分,调节气温,净化空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记得以前讲课讲到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区别时,讲到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典型的例子就是空气。说空气是人人不可缺少的,但它不是劳动产品,所以没有价值。现在看来,这种观点显然过时了。随着工业进程的加快,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动的。空气这种公共产品不是天生、永远良好的,而是需要投入才能改善的。对它的投入,有的需要政府的直接投入,有的需要国家的政策引导(包括济手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投入,且持续不断地投入下去。所以,现在还继续笼统地讲空气没有价值,那就不符合实际了。

我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是现代社会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除了吃穿住行、教育、文化、旅游外,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必然日益强烈,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舒适。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比单纯的GDP增长还突出。近两年来,在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今后要把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投入作为成本在GDP中扣除。这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路径,值得称道。(臧志风)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