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新发展观的兴起 杨军生  
 

经历了几十年的以“物”为中心的发展之后,人们逐渐从异化的物质财富增长中解脱出来,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人的自由的拓展和人的能力的发展上,形成了新的发展观。

新发展观的兴起及主要理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传统发展观带来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等种种问题,发展理论和发展观的研究逐渐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了以“人”为中心。经济学家丹尼斯・古雷特(Dennis Goulet)认为,发展至少有三个内容:生存、自尊和自由。

所谓生存,就是提供基本生活需要,包括实物、住所、健康和保护,以维持人的生存。当这些基本需要中的任何一项得不到满足或严重匮乏时,就意味着存在“绝对不发达”的状况。没有在社会水平和个人水平上持续不断的社会进步,人力资源及其潜能就很难得以发挥。因此,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就必须提高人均收入、根除绝对贫困、增加就业机会、减少收入分配不平等。

所谓自尊,是指人要被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要人人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自尊感,而不是为了他人的目的被作为工具来使用。自尊的性质和形式可能因为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而发生变化。目前,人们常常把社会的繁荣和物质财富作为实现自尊的基本形式和一般价值尺度。

所谓自由,就是把人从异化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从种种惯例和教条主义信仰的社会奴役下解放出来。自由还意味着社会及其成员选择范围的扩大,或者限制范围的缩小。刘易斯在强调经济增长与从奴役下取得自由之间的关系时断定:“经济增长的好处并不在于财富造成的幸福的增长,而在于它扩大了人类选择的范围。”财富可以使人获得他在贫困时对自然界和周围环境更大的控制能力,可以使人换取更多的闲暇,得到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

1983 年,联合国推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著作《新发展观》一书,成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观的标志性著作。佩鲁曾服务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多“研究综合发展观”专家会议(1979年)要求而撰写了《新发展观》一书。此书提出了“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以人为中心的”、 “关注文化价值的”新发展理论,并称之为“新发展观”。佩鲁认为增长是一个有用的概念,但各国如果把它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来理解,可能会造成惊人的混乱。增长概念只突出了经济现象,而排除了教育、职业培训、人口群体质变和增长率的联系等问题的评估,是片面的。增长没有考虑过增长的目的是什么,增长是为什么人的,是为了某些人还是为了所有的人,缺乏对“发展目标”的深入思考和价值判断。对于危害人或毁灭人的可能性问题,不在增长观的考虑范围之内。佩鲁还认为,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毁灭”了他们所不能取代的文化价值和道德价值,把文化价值从市场集中排除了,把增长只看作是由资本、价格、供需等自发调节的结果,造成了经济与文化的对立,导致了人对物的贪恋,实用主义盛行,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泛滥。佩鲁要求人们必须注意无发展增长所具有的危险,强调真正的发展必须是经济、社会、人、自然之间的全面协调共进。为了一切人和完整的人的发展应是各国发展的中心目标,这也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佩鲁提出的为一切人的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发展尺度和发展目的的观点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这种关注中心由客体移向主体,标志着发展观的一个质的转变。

1998年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迪亚€飞ˋmartya.Sen)指出,发展的目的不仅在于增加人的商品消费数量,而且更重要在于使人们获得能力。根据这一思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指出发展是一个不断扩大人们选择的过程,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目标的内涵。1999年9月,阿玛迪亚・森出版了《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书的主题是发展€梹椄既返厮担且恢痔囟ǖ姆⒄构郏矗悍⒄咕褪抢┱棺杂桑杂墒欠⒄沟氖滓康模杂梢彩谴俳⒄沟牟豢扇鄙俚闹匾侄巍I衔聘弧⑹杖搿⒓际踅健⑸缁嵯执鹊裙倘豢梢允侨嗣亲非蟮哪勘辏亲钪罩皇粲诠ぞ咝缘姆冻耄俏说姆⒄埂⑷说母@竦摹R匀宋行模罡叩募壑当曜季褪亲杂伞I档淖杂墒恰笆抵实摹弊杂桑笆抵首杂砂馐芾Э鄝梹椫钊缂⒍觥⒂涣肌⒖杀苊獾募膊⒐缢劳鲋鄝梹椈镜目尚心芰Γ约澳芄皇蹲炙闶⑾硎苷尾斡氲鹊鹊淖杂伞薄?

在上述发展理论的影响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1990年开始,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1994 年人类发展报告》对这一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人类带着潜在的能力来到这个世界上。发展的目的就在于创造出一种环境,在这一环境中,所有的人都能施展他们的能力,不仅为这一代,而且也能为下一代提供发展机会”。

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克服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性,把发展的焦点由单纯的物质财富增长,转向了人的自由的拓展、人的能力的提高和人的潜力的发挥上,着力提高人们拥有充分收入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享受健康的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当然,人的各种能力的提高需要社会总产品的增加,需要经济增长。没有经济增长,这些能力的扩大是有限的。但是有了经济增长,不等于会自动导致人的发展。

对发展评价的新指标体系

在这种新发展观的指导下,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建立了评价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体系€梹椚死喾⒄怪甘℉DI)。人类发展指数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增长,由三个指标构成:预期寿命指数、教育成就指数、生活水平指数。预期寿命指数根据出生时的预期寿命计算;教育成就指数根据成人识字率(占三分之二的权重)以及小学、中学和大学综合入学率(占三分之一的权重)计算;生活水平指数根据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以购买力平价(PPP)美元计值。这三个指数是按照0到1分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算出每个指数的等级以后,对他们进行简单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人类发展指数。然后按指数的高低对世界100多个国家进行排序。人类发展指数分为三组:低人类发展指数(0~0.50),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51~0.79),高人类发展指数(0.8~1)。根据《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数据,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21,在175个国家和地区中属于中等人类发展指数行列,位居第104位,高于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平均水平,而略低于全世界人类发展指数的平均水平。

《1995年人类发展报告》提出了性别发展指数(GDI),以及性别赋权尺度(GEM),这两个指标反映人类发展中性别不平等的综合指标。GDI与HDI一样使用相同的变量衡量相同方面取得的成就,但GDI考虑了男女之间成就的不平等。性别赋权尺度(GEM)衡量在经济和政治机遇上的性别不平等。

《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引进了人类贫困的概念,并形成了一个综合测量指数€梹椚死嗥独е甘?HPI)。人类发展指数(HDI)衡量人类发展的基本方面的平均成就,人类贫困指数(HPI)衡量这些方面存在的剥夺情况。

人类发展的概念比用任何综合指数,或甚至使用一系列详细的统计资料指标来表示都要更加深刻和丰富。然而,需要简单的工具来监督人类发展的进程。HDI、GDI、GEM以及HPI提供了一国人类发展的简要信息,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一国在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方面取得成就。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