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李玉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答本报记者问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科技问题,已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与技术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协同解决。

●世界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科技发展战略,调整科技政策,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重视对科技的投入。

●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国立研究机构与研究性大学的骨干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快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记者: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了更加明显的基础性和带动性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怎样的特征?

路甬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今天,人类基因组、超导、纳米材料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有的早在研究阶段就申请了专利,很多科学研究的成果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竞争已前移到原始创新阶段,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的核心,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基础条件。

——科技发展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尽管当代科技的构成不同、功能各异,但是它们都基于不同层次的理论与方法,它们相互联系,彼此渗透交叉,整个科技群体构成了协同发展的复杂体系。这种发展趋势正是因为客观世界本身就是统一的复杂体系,科技在向微观和宏观层面深入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复杂系统的研究。而对社会系统、经济系统、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科技进步本身产生重大影响。

——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新兴学科不断涌现。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科技发展的跨学科性日益明显,现在的一些举世瞩目的重大科学问题,几乎都是跨学科问题;科学和技术的融合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许多学科之间的边界将变得更加模糊,未来重大创新更多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更加迅速,逐步形成统一的科学技术体系。

——科技与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关系日益紧密。现在的一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已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与技术问题。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资源环境、艾滋病等流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与治疗、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的认知和技术支撑,同时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社会发展、文化和教育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协同解决。

——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科学没有国界,技术的发展也必须着眼于全球竞争与合作,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长期独享一项科学技术成果,也不可能独自封闭发展并保持科技先进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人们面临的许多问题也越来越显示出明显的全球特征,如全球环境问题、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传染病的防治,以及反恐、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等问题,都需要全球的交流与合作。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

记者:面对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当前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的政策是怎样的?

路甬祥: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形势,世界各国尽管历史文化、现实国情和发展水平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各国政府都在认真思考和积极部署新的科技发展战略,调整科技政策,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重视对科技的投入。

——美国力图保持其科学技术的全面领先地位。美国是世界的科技超级大国,在基础科学和诸多技术领域领先世界。在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竞争力核心的今天,为了确保综合竞争优势,近几十年,历届美国政府都极为重视科技发展,制定新的科技政策,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出台科技计划,重点扶持航空航天科技、信息科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纳米科技、能源科技和环境科技的发展;提出了诸如国际空间站计划,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和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植物基因组计划,国家纳米计划,国家能源计划、气候变化研究计划和国家气候变化技术计划等,并正在出台相应的国家计划,促进纳米科技、生物科技、信息科技与认知科学之间的融合;9·11之后,美国借助反恐,加大了对有关国家安全和国防科技的投入,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研发投入已达1227亿美元;美国政府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用工业技术创新的重大计划,用于鼓励、促进美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保持产业优势。

——日本将科技创新立为国策。1995年,日本政府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创新立国”战略,力争由一个技术追赶型国家转变为科技领先的国家。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在科技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2001年,日本政府设立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作为日本首相的科技咨询机构和国家科技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同年,日本为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将89个国立科研机构合并重组成为59个拥有较大自主权的独立行政法人机构,实行民营化管理;同年,日本还启动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确定政府未来五年的科技投入将增至约2400亿美元,以期使日本成为能创造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并为世界做出贡献的国家,成为有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提出了21世纪初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即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科学、纳米材料、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设施,以及以宇宙和海洋为主的前沿研究领域;同时,日本政府还强化了科技领域的竞争机制,加大对科技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出台相应的政策,培养和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进入科技领域。

——欧盟力图建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组织。在统一货币和市场之后,欧盟各成员国一致认为,为了协调和促进科技合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各成员国科研产出率,发挥其潜力,欧盟应有统一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政策;2002年11月,欧盟正式启动第六框架研究计划,整合欧洲的科研力量,确定信息科技、纳米科技、航空航天科技、食品安全科技、资源环境科技为优先领域,支持跨地区、跨领域的研发活动,特别是联合企业的研发活动,建设欧洲研究区,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人力资源建设和人才流动;2003年3月,欧盟委员会决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至2010年,欧盟的年科研经费总额将从目前的占GDP的1.7%提高到3%。

——俄罗斯力图重振科技大国雄风。进入新世纪,俄罗斯政府认识到,基础研究、最重要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决定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2002年,俄罗斯政府制定“俄罗斯联邦至2010年及未来的科技发展基本政策”,将发展基础研究、最重要的应用研究与开发列为国家科技政策支持的首位,规定基础研究优先领域既要考虑国家利益,又要考虑世界科学、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要求根据科学、工艺和技术的优先领域开展最重要的应用研究和开发,解决国家面临的综合科技与工艺问题,为此,政府加大了科技投入,加强了国家调控,积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发展科技创新队伍,并通过专项行动计划,支持科学与教育的结合,大力支持先进制造技术、信息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等领域的发展。

——韩国力图成为亚太地区的科学研究中心。经历了经济崛起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韩国,深切认识到科技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作用。1997年12月,韩国政府制定了“科学技术革新五年”计划,提出2002年政府对研发的投入达到政府预算的5%以上,从根本上改变韩国科技现状,提升韩国的科技实力;1998年,韩国政府发布“2025年科学技术长期发展计划”,力争2005年科技竞争力达到世界第12位,2015年达到世界第10位,2025年达到世界第7位,成为亚太地区的科学研究中心,并在部分科技领域位居世界主导地位;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韩国政府确立了科技政策调整思路,科技开发战略由过去的跟踪模仿向创造性的一流科学技术转变,国家研发管理体制由过去部门分散型向综合协调型转变,科研开发由强调投入和拓展研究领域向提高研究质量和强化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变,国家研究开发体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由政府资助研究机构为主向产学研均衡发展转变;进入新世纪,韩国政府的科技投入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加,并确定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环境技术为重点发展的领域。

——印度力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实现其大国梦想。印度独立之后,一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至1990年代,印度科技人员的数量已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进入新世纪,印度的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已经居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并且掌握了较为先进的空间技术和核技术;但是印度的科技发展并不均衡,特别是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科技领域,明显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印度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也呈下滑态势,为扭转这一情况,2001年,印度政府制定了新的“科技政策实施战略”,大力支持空间科技、核技术、信息科技、生物科技、海洋科技的发展,此外,还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基础研究领域,以及一系列应用技术发展的重点,并计划未来五年政府的科技投入翻一番。

中国科技发展的对策

记者:面对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我国科技界应当做好哪些方面的应对工作?

路甬祥: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为了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当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在科技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和发展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科技价值观,还要树立“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坚持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依靠人才,创新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创新跨越的勇气和信心,提高我国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不断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创新贡献;鼓励竞争,加强合作,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科技资源的创新效益;加快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和产学研分工明确而又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保障科技创新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编制与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使我国的科学技术真正走在前面。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从总体上部署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筹划我国科技总体布局和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我国国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抓住事关我国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紧紧抓住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紧紧抓住世界科技发展的重大基础与前沿问题,突出重点,优先部署,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要加强制度创新,发挥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与系统集成,加强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各级政府、企业、社会都应加强对科技的支持与投入,将对于科技的投入视为对国家、企业未来的最为重要的公共战略性投资;特别要使企业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从而使企业自觉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使我国的科学技术真正走在前面。

三是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国立研究机构与研究性大学的骨干作用,市场的基础作用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加快推进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以提高国家创新体系单元和系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制订正确的发展战略,构建政策与制度规范,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科学高效的宏观决策与调控机制,完善科技评价制度和资源配置制度,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益;在多数领域继续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在具备条件的重要产业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少数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制高点;尽快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机制,密切产学研之间的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市场环境,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创新文化,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具有战略眼光和卓越组织才能的战略科技专家和领衔科学家与工程师,建设一批善于攻坚、能够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的创新团队;建立适合我国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创造条件,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形成宽松、和谐、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鼓励科技人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继续吸引并支持广大海外留学生和学者,以各种方式,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

五是要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加强科学普及工作。广大科技人员应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十分珍惜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期望和支持;坚持以爱国奉献、创新为民为宗旨;倡导解放思想、求真唯实、科学严谨、协力创新、力戒浮躁、专心致研、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开放合作、自主创新的学风和工作作风;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攀登科技高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做出重大贡献。科技界应肩负起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责任,推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和良好风尚,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建立新型的科学与公众的关系,从公众被动接受科学知识,转变为科学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和互动,使社会与公众对科技发展享有更多的知情权,从而进一步理解科技,支持科技,参与科技,监督科技,使科技成为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