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解析“三农”难题的一本新书 王敏  
 

中国的“三农”在新世纪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面对这种状况,谁都会产生一种痛切之感,都可写出成千上万的文字来反映。但我们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尤其是基层党政干部所关心的,就是如何破解“三农”难题,找到一条理想的途径,把农民从贫困的境地引上富裕之路。事实上,面对“三农”的问题,从上至下,谁都没有无动于衷。进入新世纪之后,党中央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更是使尽全身解数,社会各界也为解决“三农”问题踊跃献策献力。因为大家都明白“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道理,关键在于“三农”问题太多太多,很难如人所愿地在短时间内就有“吹糠见米”的效果。

如何解决新世纪的“三农”问题,海南省委党校教授傅治平认为,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或者新的思路,“三农”问题是很难从根子上得到彻底解决的。值得高兴的是,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供了很好的政策思路,也提出了破解“三农”问题的具体措施。如果我们按照中央的思路去认真落实,破解“三农”难题的进度将大大加快。中共党史出版社在最近出版的《政策与对策:干部群众关心的十大“三农”问题》一书,就是傅教授在认真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对当前发展“三农”所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的探讨。

作者认为,“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寻求解决“三农”难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必须明确在新世纪我们面临着哪些“三农”难题,这样,我们破解这些难题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书中列举十大“三农”难题:第一,如何减负增收,尽快缩小城乡收入堑沟?第二,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在有限的土地上有优质高效的产出?第三,如何进行土地制度改革,保护农民手中的“泥饭碗”?第四,如何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开辟农村经济的“绿色通道”?第五,如何反贫困,让农民全面走上小康之路?第六,如何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农民“安全网”?第七,如何克服城镇化过程中的弊端,让农民剩余劳动力有其业?第八,如何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让村民自治走上法制轨道?第九,如何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现代文明的新农民?第十,如何进行乡镇治理,建立一支真心服务“三农”的乡镇干部队伍?

从书中列举的“三农”十难来看,作者的目光是敏锐的,抓到了“三农”问题的焦点。因为,这十大难题,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现实的孳生,确实是现实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拦路虎。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得从解决这“十难”入手,进而解决“三农”其他大大小小的难题。

与一些“三农”的著作有别的,《政策与对策:干部群众关心的十大“三农”问题》不是偏重于问题的披露,作者认为,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如果单纯地“揭疮疤”,于事无补,只能激起社会上的非理性思想与行为。关键是,在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后,更要找到疗治的药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是对“三农”问题最实际的关心。全书的思路与结构就是围绕着“解析问题——提出对策”进行的。应该说,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颁布,为解决新世纪的“三农”问题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因此,这本书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路,也是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中央在落实一号文件中做出的相关决策展开的,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中央的精神。而且,本书不是闭门造车,想当然地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基本上也荟萃了社会上关于“三农”问题的主流观点,吸收了一些地方发展“三农”的创新实践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对策,既有创见性,又有可实践性。

中央一号文件把全党、全社会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三农”上来。党和政府也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下最大的决心切实解决。我们在伸出双手迎接农村改革的新一轮黄金时代之际,不妨也翻一翻这本为解决“三农”问题献计献策的小书。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