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工程与工程哲学 殷瑞钰  
 

工程是现代文明、社会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意识 、工程思维、工程决策、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工程伦理、工程教育等等,已经 越来越成为企业界、学术界,尤其是政府部门日益关注的焦点和核心问题。工程决策(特别是重大工程决策)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地方和地区的发展,而且会对全局发生影响,影响社会发展的进程,甚至影响人类的未来和命运。现实的需要和形势的需要都向我们提出了把工程问题提升到哲学高度来认识的要求,要求对已有的工程进行理性的反思,要求对工程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探讨,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者和工程师应该担负的责任,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是搞工程的,亲身经历了许多工程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决策的过程。根据我的观察和体会,虽然许多工程技术人员有具体的工作经验,但往往缺乏对工程活动和工程概念的整体理解和本质把握。如果对工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经验认识的层面上而没有上升到理论认识的层面上,那往往是难免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盲目性或盲从现象的。工程师需要有哲学思维。工程哲学就是要对工程活动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这不但是哲学家的任务,而且也是工程师的任务。工程师不但需要有专业知识,而且应该有哲学思维能力,这是我们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工程的定位和特征

提出工程哲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工程?这是我们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工程哲学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点”和出发点。

首先,我们应当对工程作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工程是把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看作是工程,包括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如:211工程、“五个一”工程、安居工程、希望工程、引智工程、下岗再就业工程等。狭义的工程是指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原理得以实现的活动,如:“三峡建设工程”、“神五”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工程哲学中所探讨的工程,按照我的理解,是指狭义的工程。

要对工程进行“定位”,有两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角度所界定的工程:科学是以发现为核心的人类活动,科学是发现自然规律,讲求真善美,追求真理;技术是以发明为核心的人类活动,技术是发明方法,讲求巧,追求诀窍;工程是以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工程是按照社会需要设计造物,构筑与协调运行,讲求价值,追求一定边界条件下的优化。另一个方面是从工程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关系中所界定的工程:工程就是包含了设计和制造活动在内的生产实践活动。

定位工程,还有第三个方面——把前两个方面统一起来的更大的“尺度”,这是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的“链条”和“网络”中来认识工程和把握工程的定位。工程的实施,一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实现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社会。透过这样一个大尺度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工程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定位。

对于工程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是有原理的。任何一个工程的实施都有其自然科学原理的根据,是一定的科学理论的体现,特别是复杂的关键性技术、技术群的应用,更是这样。例如,阿波罗登月计划,就离不开空气动力学的理论指导和航天技术、材料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的综合应用。

2、工程是有特定目标,注重过程、注重效益的。工程项目都有其特殊对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有确定的步骤、阶段和资金投入。工程的质量是工程的生命所在。要把工程的目标确定好、工程项目设计好、完成好,取得好的效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之所以要用很长的时间进行论证、要花2000亿的资金、17年的工夫来修建三峡工程,就在于它能带来发电、通航以及两岸人民安全的巨大效益。

3、工程是通过建造实现的。我们不论是建房、造船、修桥、铺路,都是要通过一步步的工序、工艺、工期来完成的。

4、工程是要与环境协调一致的。大型工程的实施,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和环境构成了一对矛盾。必须充分考虑到工程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我国目前钢铁工业的发展中,有人“大干快上”,同样也是只讲经济效益而无视环境保护,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吨钢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百分之十五左右,一些工程项目仍然在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我国钢铁工业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发展模式。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约束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必须走绿色化钢铁制造之路,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5、工程是在一定边界条件下集成和优化的。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或社会化系统,有工程指挥中心,有技术攻关人员,还有大批施工建设者等。一个工程往往有多种技术、多个方案、多种路径可被选择。如何利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回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要求工程努力实现在一定边界条件下的集成和优化。在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和实现“在一定边界条件下集成和优化”是一个核心性的问题。

工程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工程哲学以工程为研究对象,工程哲学把现代人类的主要实践方式——工程活动,提升到了哲学理论的高度来加以研究。它要研究工程的特点和本质,工程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通过对现代工程与工程活动的哲学研究,来透视人的本性和工程活动的本质,研究工程的发展规律,研究工程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工程对文明进程、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状态的作用和影响。在哲学领域中已经有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这样的哲学分支了,工程哲学应该是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相并列的一个新的分支哲学。

工程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的定义、范畴、层次、尺度问题。

给工程下一个可以普遍认同的定义是困难的,但这毕竟是工程哲学的起点,必须给予高度关注。在认识和理解工程时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哲学家、科学家与工程专家对工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是很自然的;工程的决策者、管理者与实施者对工程的理解也会有不同,此外,关于公众理解工程的角度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工程哲学涉及许多范畴,李伯聪教授在他的《工程哲学引论》中提出了50多个应该研究的范畴,这些的确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不但应该研究工程的定义和范畴方面的问题,而且还应该研究工程活动中的层次和尺度的问题。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工程实践往往在对象的尺度上是有明显不同的,我们必须重视研究这个“不同尺度”的问题。

第二、工程活动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工程发展规律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经济——社会”的“链条”和“网络”中认识和把握工程的问题。对科学和技术来说,工程发挥“集成”的作用;对产业和经济来说,工程是“基层单位”和“构成单位”,产业是由工程“ 集聚”而形成的。产业是“整体”概念,工程是“个体”概念。应该注意研究“工程链”、“工程群”和“工程网络”等方面的问题。我认为,在这个链条中,工程与技术、工程与产业的关系最密切,是我们首先应当探讨和把握的重点问题。

第三、关于工程政策、决策和实施问题的理论分析和哲学研究。

工程问题,许多人认为仅仅是工程自身的问题,我的理解,工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个社会问题。这突出表现在工程的政策、决策和实施上。在政策层面上,科学政策、技术政策、工程政策、产业政策是有不同的性质和内涵的。其中,对于工程政策的特殊重要性还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工程哲学的灵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工程哲学领域中,我们绝不能忽视对工程政策和工程决策问题的研究。

第四、工程伦理、工程美学问题的研究。

第五、重大工程案例分析和工程史研究。

案例分析和工程史研究是工程哲学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国外的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工程,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和“神五”航天工程、西气东送工程等,都是可以作为案例进行专题研究的。我们不仅要总结成功工程的经验,也要分析失败工程的教训。重大工程案例分析和工程史研究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工程哲学研究的突破口。

第六、工程教育和公众理解工程方面的问题。

工程人才是要通过工程教育的途径进行培养的,工程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是从工程实践的要求来看,当前的工程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我们应该研究如何改革工程教育的问题。我们还应该努力进行工程基本知识的普及工作。在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编写面向工科大学生和工程界人员的各种普及读物和适当的教材。

努力推动工程哲学研究

工程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代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进行现代工程建设的过程。工程活动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活动,而且是经济、文化、环境等综合作用的社会活动。工程活动是进行直接物质创造的活动,工程活动的本质是集成技术要素和其他要素实现优化的价值目标,其“结果”是直接的物质财富,它不但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的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许多方面的利益。工程要实现最佳决策,必须要有合理的工程理念和工程意识作支撑。“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一个基本理念,工程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不能“以物为本”。

在当前的形势下,大力推动工程哲学的研究,推进对工程活动的跨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哲学研究和工程的多学科研究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中国工程院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3年联合发起、组织、创办了中国“工程前沿”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包括国家重大工程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及重要工程研究的前沿问题。每个主题中包括:报告并讨论在工程科技领域最新取得重大突破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化的成就;交流新的学术思想方法;探讨工程前沿、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会议也研讨有关相关政策、管理和科技发展战略。这是我国在促进工程的跨学科研究和多学科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

工程实践需要哲学指导,哲学也需要面向工程实践。要使工程哲学健康、顺利的发展,必须有工程界、哲学界和其他方面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和协同研究,应该把对工程活动的哲学研究和跨学科理论研究(多学科理论研究)结合起来。工程哲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工程哲学的发展必须走“哲学界和工程界结合和联盟”之路。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