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不确定”的海森伯 丁太顺 张忠友  
 

科学事业作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然而在历史上,科学与政治、军事、伦理交织在一起,发生了盘根错节的关系。海森伯就是一位被推到这种关系的浪尖上而备受争议的人物。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海森伯,阐述了著名的不确定原理,即亚原子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问题,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于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身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海森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为人和政治表现却如他的“测不准原理”一样也有不确定性,是一个功过难评的人。

海森伯对科学同仁的态度是不确定的。1933年1月,海森伯获任莱希比大学理论物理学的全职教授。同年春天,德国纳粹主义势力开始对“非雅利安人”开展大规模的肃清运动。在运动期间,海森伯一方面承认非雅利安人对发现相对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尽量与斯塔克等鼓吹“德意志物理学派”的纳粹主义者保持距离,另一方面也默默接受这种血统规则:只有雅利安人才能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任职。海森伯尽力帮助外国的同行,却又总是基于对德国的优越感而疏远他帮助的那些人。

海森伯和纳粹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纳粹对待海森伯先是攻击其为“白色犹太人”、“爱因斯坦精神的德国代言人”,后在意识到现代物理会对德国工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海森伯又是物理学界至关重要的人物时,转而利用、保护海森伯。而海森伯不支持希特勒,不是纳粹成员,却对纳粹国家的前途抱有幻想,妥协甚至求助于纳粹独裁者,接受纳粹政权的各种任命和荣誉;他不希望战争,却有着强烈的德国国家主义信念,希望德军获得胜利,国家强大。

海森伯对待核武器的态度具有不确定性。二战期间,德国成立了铀计划研究机构,该机构目的之一是原子弹研究,为希特勒的战争服务,海森伯担任该机构科学负责人。1939年末和1940年初,他发现了235铀可以制造原子弹,而且可以由反应堆控制,1940 年海森伯基本上就计算出235铀发生裂变时临界质量的正确数据,1941年8月他领导的莱比锡研究小组也已获得中子增殖的证明,同年9月,海森伯已确信原子弹能够制造出来。然而海森伯似乎并不赞成希特勒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核武器,甚至有意隐瞒他们的研究进展,直到1942年,当纳粹官员问可否造出原子弹时,海森伯的答复是不能。沉重的社会责任感使原子弹问题常常折磨着海森伯,让他十分痛苦。海森伯曾写道:“人类总有一天会认识到,我们实际上已拥有足以摧毁整个地球的能力,因此我们很可能把自己带到世界末日。”

矛盾着的海森伯还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哥本哈根之谜”。1941年9月,海森伯到哥本哈根密访老师玻尔,作为“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成员及师生关系,他与玻尔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但在1941年的那次谈话后两人陡然断交了。给人们留下的疑问是:海森伯为什么要去哥本哈根?他的真实目的何在?二人之间谈论了什么问题?现在这个谜的谜底还是不确定的:有人认为海森伯是对玻尔传递德国不会制造原子弹的信息,并希望玻尔影响同盟国的科学家也别制造原子弹。有人认为海森伯想从玻尔处打探制造原子弹的技术。还有人认为海森伯要玻尔相信德国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同盟国的原子弹研究已远远落后于德国,希望玻尔能阻止他们继续这方面的工作。究竟如何需要等到2012 年,在玻尔去世50周年时玻尔家族将公开有关资料,届时“哥本哈根之谜”将可能大白于天下。

海森伯的“不确定性”问题反映出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社会、政治、伦理道德错综复杂的关系,也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思索的问题:科学家如何处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政治的旋涡中保持科学家的良知?是否存在一个适于全人类,而非某一国家和地区的普遍的人类价值?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