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正视当前“大办钢铁”现象 董贻正  
 

近两三年,钢铁工业规模扩张的势头来得很猛,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尽管就当前来说,钢材供需情况应该说是基本持平的。但是,现在人们关注的不是现实的供求关系,而是当前发展的势头。目前,钢材需求量确实是以罕见的增幅在增长,但问题是新增的产能正在以更快的幅度增长着。就我最近两年到过的山东、山西、河北、江苏、四川等省,都可以看到一批规模在1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在建设,有的规模要达到400~500万吨。在一个没有什么资源优势的、也非沿海城市的一个区,去年产钢60万吨,今年建成150万吨能力,2005年前要建成500万吨的规模,他们还有在2010年前建成千万吨钢铁区的构想。有一个地级市,在建的百万吨钢铁厂就有六、七家。据估算,按目前新建和扩建的规模,至少近两三年内,每年将新增4000~5000万吨钢的能力。这不仅在中国钢铁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在世界钢铁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钢铁工业的这种超常增长,当然有其市场原因。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度的加快,世界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西部大开发,以及西气东输、西电东输、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工程的兴建,对钢材的需求确实是超出了人们原先的预计;以致目前除了少数高档次的钢材我国还无法满足外,钢材市场已从结构性的供大于求,转变为全方位的供求基本平衡、甚至相当一部分供不应求。但是,当前供求基本平衡的情况在这种规模快速增长的形势下,究竟能维持多久;目前这种大干快上,是否也隐藏着新的危机,值得我们冷静地加以深思。

只要出现供求失衡,市场调节之手必然会促使钢材价格上扬,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一旦市场情况有了变化,钢材价格也自然会随之波动,上世纪末的钢铁限产,其直接原因不正是由于钢材供求失衡、引起价格猛跌所引起的吗?但是,现在有的文章,一再强调“国内钢材价格回升速度慢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钢材价格指数并没有达到1994年的水平(注:请注意,1993、1994年正是我国钢材价格处于非正常的上涨期,而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延续了多年),并未创历史新高,仍属于恢复性增长”;吨钢利润“也没有创历史新高”。当然,如前所述,某种产品的价格,总体上说是由市场供需规律决定的,如果发生钢材极度短缺的情况,其价格完全有可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人为的炒作因素。因此不能以是否创历史新高作为衡量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志。上述这些观点的言外之意,就是国内钢材价格还应该继续上扬,跳出“恢复性增长”的框框。我认为,这种提法无论是对钢铁企业还是社会投资都会产生一种误导作用。

提出“大办钢铁”的问题,其用意无非是要引起警觉,防止过度的重复建设。现在,有一种观点:重复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没有重复建设,何来市场竞争?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一定的“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物极必反”。在这里,我想起了《第五项修炼》一书中讲到的“啤酒游戏”,由于一个意外的原因,某种品牌的啤酒销量突然翻了一番,以致零售店的存货都空了,零售店的老板赶紧追加订货量,但由于生产增长有个滞后期,因此并没能在零售商要求的期间增加供应量,于是出现库存枯竭、欠货增加,零售商又迫不及待地一步步地追加订货。最后,制造商保证了一再追加的订货量,但没隔多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无论是制造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仓库里都积压了大量存货,而新的订单却一份也没有了。这个游戏,在各类学校和讲习班玩过好几千次,都产生类似的结果。这一游戏,也许对当前钢铁工业的大规模扩张会有所警示。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