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军事信息人才的培养 廖作斌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不平静的世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发展加速化的情况下,一场新军事变革正如火如荼展开,局部的动荡频繁发生,我国的国家安全也面临巨大的压力。江泽民关于“信息化战争是现代战争的主要战争形态”的科学预见,指明了信息化是现代战争最本质的特征和核心问题。

信息化人才,除必须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应具备以下三种具有信息时代的特征:

信息化战争意识:具有信息化军事条件下的战争观,了解信息战的有关理论,具有较高的信息作战谋略能力和理论水平。熟悉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心理战等信息作战的基本样式;能熟练运用与自身作战任务相关的信息作战基本战法和有关信息攻防手段。

信息技术素养:了解现代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工作原理和发展趋势,懂得这些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使用,会排除一般的技术故障。能熟练运用军网、民网和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各种信息资料的查询、搜索;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识别、判断;能将所获得的各种信息转化到军事斗争实践中去。

信息管理能力:熟悉国家和军队的各种法律、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具备信息管理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以保证各种信息及其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和有序运行。同时,必须遵守一般社会公德,遵守信息法律、抵制违法的信息行为及信息污染,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合法的信息活动。

信息技术对现代军事变革的影响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必须首先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从确立新的人才建设指导观入手,使信息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求,树立人才建设的新观念:

确立大国防观念。军事斗争准备、人才培养是国家的大事,应举全国之力来推行。要有开放育人意识,明确信息化时代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社会、面向世界,不断拓宽视野、拓宽途径,寓军于民,走开放式、联合式培养的路。

跨越发展的观念。在装备一时不到位的情况下,按照“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让装备等人才”的思想,以前瞻的眼光,站在未来战争的高度设计今天的人才培养,通过超前培养和跨越发展,为国防信息化建设培养和储备大批高素质人才。

整体推进的观念。信息化战争是人才群体的整体对抗,需要各类人才协调发展。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整体合力,必须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效益至上的观念。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的周期不断缩短,而人才成长和战斗力生成的周期较长。为改变军队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的现状,必须坚持效益至上的原则,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我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效益,使信息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

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是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基本保证。重点建立健全三种机制,形成统揽全局、协调军地的共育工作格局。

军地共育协调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化人才是知识型人才,依托国民教育是培养知识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地方和军队的教育领导机关对于共育信息化人才要加强协调,通盘考虑,形成合力。通过协调机制,增强军队培养与依托国民教育培养信息人才的制度化和规范性。

军地资源共享机制。针对信息技术的军民通用性,军队应充分发挥地方重点高校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法,以联合办班的形式,在地方大学定期为部队开办信息本科班、研究生班、短期轮训班等,全面提高军人的信息素质;要分批选送有发展后劲的各类指挥人才、技术人才、军事硕士及博士生等到地方院校接受系统教育,全面提高知识层次;部队要有计划地选送人才到地方大的通信公司、网站等信息产业部门调研、见习,学习了解地方信息产业的运行模式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以供军用。军队院校要发挥自身军事教育力量强的优势,协助地方院校开展信息作战学、心理战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使大学生了解信息战观念、战法和信息指挥的基本知识;组织部队各类信息骨干开展对地方大学生的信息专项军训;依托部队军事训练网,为军地信息人才的信息素质培养提供保障。

军地人才交流机制。军地要努力推进人才战略,加强军地信息人才的交流。对信息化人才的引进、选拔、培养、使用、保留等各个环节做出一系列具体规范。按照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创新引进人才的新方法和新手段。部队要扩大从地方高校、科研院所中招收信息人才的比例,把国内信息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吸引到军队,大胆地委以重任,提升部队信息人才的技术层次。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