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不死的凤凰——田汉 海丽华  
 

在潘亦孚先生编著的《百年文人墨迹》中,我看到了一副田汉的墨迹。又看了潘先生附写在旁的文章,不禁心生感慨,确如先生所言,我对田汉的记忆也是由这字才唤起的。若非这字,即便是时常听到奏响的国歌,可能也会忘记去想起她的作者了。然而,记忆一旦唤醒,去翻动历史,那么,刻印在历史中的尘封的足迹便清晰而现了。人可能是会健忘的,但历史是永恒的。

田汉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一个贫苦农家,自幼刻苦勤奋、关注民生。1920年,年仅22岁的田汉就立志要“做中国未来的易卜生”,走一条文学报国之路。1921年他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了创造社,此后又创办了《南国半月刊》,继而组织南国电影社。追随着时代的前进,对社会民生的充满关爱,田汉的创作自然而然地走向了革命,走向了大众。1930年田汉加入了左联,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除了国歌这个璀璨的作品外,他一生共创作了1000余万字的作品,其中有剧本一百多部,新旧体诗两千余首。田汉被称作现代关汉卿,中国当代的“戏剧魂”。

共和国的国歌是田汉一生中最有分量的作品。对于今天成长起来的许多年轻人来说,这是可能是了解田汉唯一的“由头”了,学校的教科书里有简单的描述:《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仅此而已。殊不知这部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民族危亡之际起到了怎样团结救亡的巨大作用。她一诞生,就像插上了翅膀,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徐悲鸿在南京第一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激动地说:“消沉的民族里,乃有田汉的呼声,闻其词调,当知此人之必不死,此民族之必不亡。”

反法西斯战争中,《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国际战歌之一。

美国黑人歌王保罗·罗伯逊非常喜爱《义勇军进行曲》,不仅用英语四处演唱,还用汉语灌制了唱片,取名《起来!》,并给远在中国的作者田汉和聂耳寄来了稿费。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普希金诞辰150周年大会上,保罗再次用汉语演唱了这只曲子。陶行知先生从欧洲回国经过埃及时,在金字塔下听到有人唱《义勇军进行曲》。梁思成先生在美国讲学时,听到在街上有人吹口哨,吹的正是这首歌的旋律。

在遭受法西斯侵略的东南亚,在支持和参加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战争的欧洲和北美,她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

《义勇军进行曲》所体现的抗争不息、独立自强的民族精神,使她当仁不让地成为新中国的国歌。每一个中国人,都是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宣誓对祖国的忠诚的。

关注民生、为民请命是田汉创作生命力的源泉。

一往直前的实践精神和真诚的人格构成了戏剧诗人最可贵的魅力所在。他把“干戏”看成最神圣的事。1922年从日本归国的田汉,“欲在沉闷的中国新文坛鼓动一种清新芳烈的艺术空气,”在经济极其贫困的情况下和妻子自费创办艺术杂志,他的拼劲和闯劲永远不知疲倦,被人们称做“湖南牛”。抗战爆发后,这位“田老大”支持和帮助了许多爱国的文艺青年奔赴延安,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田汉的老战友夏衍的心中,“如果金无足赤,那田汉就是一块纯度为九成以上的金子。”建国后他仍然充满激情地为新中国创作了两部著名的戏剧《关汉卿》和《谢瑶环》。

田汉是真诚的,有追求和信仰,但心无城府,单纯率真。他曾写《梅雨》剖析自己:有人说我“只读得书,弱点极多”,有人说我“多情多虑,志大才疏”,有人说我“多南国哀思,思想高尚”,有人说我“多才多艺,毋他毋我”……。所以一直有人认为,他的文人性格注定了他在文革中的悲剧。可是,田汉的真诚难道不正是最高尚的品格吗?

从1949年起,田汉担任了中国文联戏剧家协会主席,直到“文革”他被打倒之时,但他并不善于做行政工作。田汉主张对古典戏曲采取“保护主义”和“慎重”、“明智”的改革方针,而不是一概抹杀。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在那种非常的形势下,他居然还一连写了10封谈戏曲改革的信,慌得人们忙提醒他:“快让田老大打住。”1967年,就是他被迫害逝去的前一年,在狱中的他坚信党、坚信毛主席,还在思索着《罗兰夫人传》中的一句话“夫人非爱革命,然以爱国故,不得不爱革命。”

在郭沫若眼中,田汉是威武不屈、贫贱难移的“一个伟大的老头,是中国人民值得骄傲的一个存在。”田汉的性格,一辈子都是一把火。

潘亦孚先生这样写道:“有人说田汉不懂政治,我想,懂了政治的人,应是怎样的人呢?一个正直、真诚到认为倘为他的政治信仰去死是一种美丽的田汉,他不懂政治,那么政治又有谁懂?共和国的国歌是他写的,《毕业歌》是他写的,而‘政治’这堂课,他竟毕不了业。”书翻到此,不忍卒读,这一段话让我的心痛触了很久……

逝者如斯,回首葱茏岁月,我们仿佛看见了风华正茂的青年田汉在昂首前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他是浪漫多情的南国诗人、艺冠群芳的梨园领袖、真诚可敬的革命志士、坚韧勇敢的爱国战士。

“艺术家不妨生得丑,但不可死得不美”,这是田汉1927年在艺术大学,告别善终路校园的最后一夜说过的一句话。鲁迅先生说“暗暗的死,在一个人是极其悲苦的事。”然而逝去时的默默和凄惨并不能掩盖田汉的壮烈与美。据说,埋在八宝山陵墓中的不是他的尸骨,也不是他的衣冠,而是他的一支笔。他是一只不死的凤凰,精神不死、人格永存。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