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对邓小平的最好纪念是推进他倡导的事业和理论 李君如  
 

——全国党校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全国党校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将要结束了。中央党校校委对这个会议很重视,虞校长和绝大多数校委委员都来到了深圳,参加了会议的开幕式和其它活动。这在中央党校的历史上是少见的。昨天上午,虞校长以会议代表的身份带头作大会发言。在虞校长的带头下,我们这次会议共有24人在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和书面发言。小组讨论也很认真、活跃。应该讲,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根据会议的安排,由我来作会议总结,并结合当前科研工作,讲三个问题:

关于这次研讨会在理论上的收获

这次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这是因为,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围绕一个主题,完成了两大任务,从五个方面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一个主题,就是纪念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两大任务,一是检阅了这几年我们党校系统的同志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最新成果;二是交流了我们各个党校承担的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两个课题的研究成果。实际上,这两个课题也是邓小平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因此,从理论上讲,我们在五个方面深化了邓小平理论的研究:

一是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的认识。邓小平同志辉煌的一生,可以分为两大段:第一段,他为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进行了艰辛的奋斗;第二段,他作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到他的历史贡献,尤其是在他步入古稀之年以后所作出的独特贡献,江泽民同志曾作过明确的概括,一就是维护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实,这两大历史贡献不仅是统一的,而且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因为对毛泽东的贡献,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那一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大家都是充分肯定并有共识的;有不同认识的,主要是关于毛泽东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一段历史及其理论。邓小平同志坚决顶住了全盘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观点,同时又坚决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他旗帜鲜明地肯定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科学观点。这些观点是邓小平同志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来源。因此,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两大历史贡献,最后都可以归结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我们这次研讨会,从各个角度论述了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所作出的历史贡献。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思想路线和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和经济特区理论;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理论;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才建设的理论;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和民族团结思想;有的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的理论;等等。特别是虞校长在发言中,深入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科学内涵和历史贡献,强调要深入研究和学习邓小平同志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所展现的与时俱进的创新勇气、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加快发展的机遇意识、高瞻远瞩的世界眼光、心系群众的博大胸怀,对我们以邓小平同志为榜样加强广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能力建设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二是深化了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的认识。在坚持邓小平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了上一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内外复杂形势提出的一系列新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对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对于21世纪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交给这次会议的论文中,不仅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作了深入的阐述,而且对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与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关系、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来源特别是同邓小平理论的内在联系作了多方面的论证,从而阐明了这一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最重要的,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三是深化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的认识。自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把执政党建设问题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后,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我们要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就是说,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 “伟大事业”与 “伟大工程”的连接点。我们这次研讨会,不少论文研究和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论述,探讨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系、党的执政能力与党内民主的关系、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执政党与法律的关系、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执政党与外国政党的关系等等,从各方面分析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特别是中央党校和全国党校系统承担的执政能力课题研究,总结党在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上的历史经验,并且联系实际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执政能力建设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任务等重大问题,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中央党校的课题研究总报告上报中央后,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同时,大家都说,研究党的执政能力问题,对于我们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化党校教学科研改革,也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四是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来,我们党校系统的理论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宣传。在这次理论研讨会上,许多同志提交的论文进一步深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地位,尤其是阐述了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科学发展观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都知道,邓小平同志不仅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而且从多侧面全面地论述了什么是发展、在中国应该怎样坚持发展等一系列重要道理,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不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纠错。许多同志强调,只有这样认识邓小平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五是深化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认识。我们都知道,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及其所包含的“小康社会”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这是他的全部思想的核心。党的十六大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战略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十六大后,我们专门立项,对这个重大课题开展研究。在这次会议上,各个党校的课题组进行了很好的交流。我们许多研究报告不仅分析了21世纪头20年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条件及其提供的战略机遇,而且紧密联系国情和东、中、西部不同情况,从能源和其它资源的短缺、“三农”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城市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问题、政治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建设学习型社会问题等方面,客观地研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要解决的各种制约因素,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不仅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有的研究成果已经为党委和政府所采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自己也在调研中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和省情,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

综上所述,我们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获得了较好的成果,从而也说明了我们的研讨会是成功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要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要以我们新的实践为基础,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繁荣和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都知道,今年1月5日,中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即中央3号文件);1月19日,中办又转发了《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即中办5号文件)。这是党中央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实际举措和具体部署。中央文件还明确地提出了三大任务,即:“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形成全面反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培养选择和管理机制”。这也是我们党校系统的理论工作者的一件大事。借此机会,我把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为落实中央3号文件和中办5号文件,中央在今年4月27日和28 日专门召开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接见了与会同志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一个政党,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必须看到,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是基于以上考虑,中央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会上,李长春同志和刘云山同志也作了重要讲话。今年5月28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13次集体学习,主题是繁荣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胡锦涛总书记在发言中再次强调,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要切实实施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大力加强全面反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由中宣部牵头,中央党校、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央编译局参加,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确定了工程实施计划。这个计划的内容,主要是成立18个课题组,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其中,9个课题组是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新闻学、文学等9本大学教材,要求用3年拿出一个试用本;2个课题组是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观点;还有7个课题组是由7个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研究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课题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工程协调小组在6、7月间,同各单位协商并报中央领导同志同意,确定了各个课题组的首席专家和成员。同时,聘请一部分老领导和资深专家学者组成工程咨询委员会。8月份开始,这支由老中青专家学者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分8批到革命老区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学习考察,同各地理论工作者座谈。9月份还要组织一部分专家出国考察。与此同时,中央还为这支专家队伍举办报告会和国际研讨会,努力打开研究的视野。应该讲,中央对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不仅下了大决心,而且措施很具体很扎实,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根据这个部署,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央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是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这对以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任务的党校理论工作者来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牢记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和任务,在认识世界、传播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方面发挥我们的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的安排和分工,在实施这个工程中,我们中央党校承担着繁重的任务。一是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承担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党建设的贡献”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两个课题;二是由中央党校为主组织专家承担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的编写任务;三是承担着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本教材的编写提供编写提纲的任务;四是派出一些专家参加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两本教材的编写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这是中央交给我们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我们一定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同时,我认为这些课题的研究,尽管是有具体的单位和专家承担的,但我们都知道理论研究是没有行政界限的,党校系统历来有着合作研究的好传统,我们可以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共同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总之,我们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更有作为。

关于党校科研工作

无论是深化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还是实施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都要求我们进一步推进党校科研改革,开创党校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应该讲,我们党校系统的科研工作,这几年取得的进展和成绩比较大。特别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和宣传中,我们为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提供了不少很好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的影响也比较大。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学科建设和国内外学术地位上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首先,要认真学习,进一步贯彻中央10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总结的办好党校的九条经验,落实曾庆红校长关于当前办好党校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庆红同志担任中央党校校长以来,根据中央10号文件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总结的九条经验,对党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在干部教育总部署上,他提出要根据十六大后干部队伍整体性更替后出现的新情况,用5年时间对广大干部轮训一遍,以适应进入21世纪后我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党校办学总要求上,他提出要教育干部始终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在深化党校教学科研改革的指导思想上,他提出要研究新时期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规律,从素质教育转变到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教育,从满足学员获得岗位学历要求为主转变到满足学员提高能力需求为主,以能力教育为核心深化党校教学科研改革;在教学科研改革的实现形式上,他提出要以学用结合为突破口,不断加强研究式教学;在教学环境问题上,他提出要坚持以学员为本位,大力推进教员与学员的良性互动,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在队伍建设问题上,他提出要坚持“人才强校”,尤其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在校风建设问题上,他强调要从严治校,尤其要用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好我们的干部队伍;在领导班子问题上,他强调要加强校委一班人的团结,努力改进领导工作,不能因为我们工作上的问题而使党校“名存实亡”;归根到底,他强调党校要姓“党”,教员要教“党”,学员要学“党”,教和学都为“党”,努力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这些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党校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做好科研工作,尤其是深化科研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要认真探索,进一步深化党校科研改革。胡锦涛总书记在关于办好党校的九条经验中,对于搞好党校科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强调,党校科研要为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实践证明,这“四个服务”对于提升党校政治和学术地位,发挥党校理论队伍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贯彻好“四个服务”的要求,我想强调两点:一是要认识到这“四个服务”是有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分割的四件事。因为我们的学员都是党政领导干部,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就是他们在学习中希望解决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些问题大多是党和政府在领导三大文明建设中要解决的难题。这就是党校科研的一个特点。二是要认识到在这“四个服务”中,要以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重点来实现这“四个服务”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要以学员提出的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课题和理论创新的重点。当前,我们提出深化党校科研改革的任务,就是要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探索科研怎么样更好地与教学相结合,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过去,我们教学的服务对象是学员,科研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教师。现在,教学要以学员为本位,科研也要参与到学员的学习过程中去,而不能仅仅为教师服务。中央党校科研部正在进行这方面探索,希望我们大家共同来进行这样的探索和努力。

再次,要认真钻研学问,进一步抓好党校的学风建设。这几年我们党校的科研质量在不断提高,无论从学位点的设立来看,还是从科研立项来看,党校系统的学术地位在不断提高。包括这几年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很困难的条件下,我们每年都有一批项目立项。这次被入选为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的论文数量,在全国各地和各大系统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情况来看,个别地方和单位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课题论证质量和填表质量不如高校的同志;二是做法和学风方面的问题,有的为申报立项到处托人送礼,有的立项的科研成果抄袭别人的研究成果,这一些不好的情况已经引起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的注意,有的还要在网上向全国通报。我们要把功夫下在努力提高党校科研质量上,用在钻研学问上,而不是那些歪门邪道的做法上。因此,我希望大家从维护党校形象的大局出发,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上面我对这次研讨会的收获作了简要总结,同时借此机会介绍了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些情况,并讲了深化党校科研改革的问题,以便使大家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最后,让我们再次对广东省和深圳市的同志,以及参加会议的记者朋友,为这次会议所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宣布全国党校系统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圆满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系中央党校副校长)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