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怀念董辅礽 褚毅平  
 

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董辅礽先生不幸因病去世,在学界和业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董老的勤勉向有口碑,近年来始终活跃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最前沿,他的匆匆离去,令广大关注和投身改革事业的人们深感痛惜,中国改革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学者和鼓动家,我们失去了一个令人尊敬的师长。

对中国证券市场来说,它和董辅礽先生颇有渊源关系,中国股市的孕育和发展与董老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一直紧密相连。作为股份制改革最早的倡导者,董辅礽和厉以宁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不遗余力地推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就当时的学术氛围和人们的认识水平来说,这种把产权问题放在优先地位的改革思路不仅显示出质朴的睿智,而且也是极富勇气的。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是股份制理论的直接产物,而与许多人的误解相反,今天困扰市场的许多问题诸如最重要的股权分置问题,恰恰是由于没有在实践上将股份制的核心理念贯彻到底的缘故。如果我们坚持从产权理论的基本思想出发,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满足于制造某种市场形式,在证券市场建设实践上就自然地会执守同股同权的原则,今天困扰市场的死结也就不会存在。由此我们能够体会理论研究的率真和价值。

上世纪90年代,第二波经济改革浪潮兴起,董辅礽先生又一次站在潮头,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重要概念的独到阐释彰显了深刻的见识和魄力。董老曾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把市场经效率和社会公正有机结合起来,即使在今天,这个观点依然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公正原则不仅是市场制度的内在规定,它更是社会主义理念的基本追求。当前我们证券市场的根本症结也正是制度的规范与公正问题。如果说作为一种探索性和妥协的制度设计,当初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具有某种程度的历史合理性的话,那么这个问题长期搁置就只能说明我们的思想解放大大滞后于改革实践的要求。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不仅使通过股份制和证券市场改善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初衷无法真正实现,它反而导致更大的不公正:控股股东利用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合法地侵占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董辅礽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没有基本公正,就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里,董老对公正的强调并不像诸多言论那样仅仅局限在分配领域或流于表面,而是与他过去的改革理念一脉相承,在他看来,改革传统的所有制结构,理顺产权关系是实现公正的前提和根本。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在产权改革问题上的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才是造成证券市场股权分置这一弊端并导致其迟迟不能解决的根本原因。因此,解决好股市问题也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要求,与时俱进,真正将“三个代表”思想落到实处。

董先生虽然年逾七十高龄,但思维却一点不保守,始终保持年轻人的活力和热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思想中,进取与务实和谐地统一在一起,这一点也突出表现在他对待资本市场改革问题上。去年春节前夕,对资本市场一直非常关注的董辅礽先生呼吁各方人士坐下来认真议论国有股减持问题,听到消息我非常振奋,于是把自己的文章寄给董老。六月份董老回信对我的观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有股减持首先应与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结合起来,否则没有找准方向。其次,国有股减持所得应首先用于补偿国有企业职工,用于其它国有企业的退出。第三,国有股退出中,国家不应只考虑国家能拿到多少钱,为减持成功,国家甚至可以考虑“让利”于流通股民,至少不让其吃亏。

董先生的表述言简意赅,面对这样复杂的问题,只有一个拥有坚定信仰和深厚现实感的人才会得出如此清晰的结论。董老不仅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见,更让人体会到一颗率真、坦荡的心灵。如今,先生已去,但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心依然留在我们身边,和我们一起迈向改革的明天。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