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信息技术的标准意味着什么? 陈颖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标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建立在技术标准基础上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各国企业纷纷将技术标准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工具,把专利等自身优势以技术标准的方式加以运用。专利影响的只是具体企业,而标准影响的却是产业。标准化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个厂家如果能让自己的标准变成国际标准,就将掌握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其他厂家再要进入,需要花费巨大的费用,因此众多跨国公司都十分热衷于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这种情况在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尤为突出。以移动通信设备制造为例,我国于1994年开始采用由欧洲厂家主导的GSM移动通信标准,到2002年,中国花在移动通信设备上的投资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而国内电信设备厂商在其中所占份额不到10%。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我国频遭技术壁垒阻挡。加入WTO后,我国约有60%的出口企业受到影响,在国际出口贸易中遭受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严重影响了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技术壁垒主要依据技术标准。我国已有的技术标准,不但分散,难以形成国家标准,而且相当多的技术标准,多年一贯制,没有随着产业的升级而更新,部分与国际标准差距较大。统计显示,在现行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不足40%。因此,只有建立起国家的技术标准体系,企业才可能在这一体系的保护下,在频繁的国际贸易争端中获得平等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标准已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截至2002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简称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简称IEC)发布的国际标准已达20206项,中国企业参与制定的仅20余项,仅占千分之一。对国际标准制定参与程度严重不足,使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战中处于不利境地。“超一流企业卖标准、一流企业卖专利、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参与制定标准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采用国际标准情况有了一定的进步,截至2002年国际标准采用率已经达到44.2%,达8931项,但参与程度却不尽人意,尤其是参与起草、制定等实质性工作严重不足,导致对标准最新发展情况缺乏了解,对技术发展新动态难以跟踪。

国际标准主要执行机构ISO和IEC下设930多个专业委员会,负责各类国际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我国仅参与其中6个小组的工作,与发达国家有极大差距。经济总量列在我国前面的英国(参与350个小组)、美国(参与169个小组)、德国(参与149个小组)、法国(参与116个小组)和日本(参与46个小组),参与数量远远超过中国。

标准与市场

标准与市场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般而言,标准是技术和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一种IT技术还处于导入阶段时,市场上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市场的发展,有关标准的纷争就容易出现。纵观IT标准的历次纷争,大都是这个领域的技术和市场进入成熟期的结果。例如,当调制调解器还处于初试时,标准的纷争没有出现,而当这一市场逐渐成熟时,有关标准的纷争就没有间断。

市场需要标准来规范。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标准来规范,没有标准的市场将是混乱的。例如,国内VCD标准的混乱给国内VCD市场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得标准者得市场。标准之争之所以频繁发生,其实质是标准背后的市场之争。得标准者得市场,是如今很多企业或者国家成功制胜的重要战略之一。当年在全球移动电话标准处于一片混乱的状态下,欧洲国家的官方机构决定执行共同的数据电话标准——GSM,帮助创立了由电信巨人爱立信和诺基亚等领导的联合阵线,这一联盟使得两大电信巨头占尽优势,抢得全球移动通信市场的大半河山。在目前的全球3G标准之争中,中国电信企业抢得了TD-SCDMA的标准,为中国电信企业占领本土甚至世界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标准与市场的关系上理解,标准之争实际上是由于重视标准的结果。这个竞争动机并不错,通过标准之争,能够推动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认可。因此,IT标准之争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一种进步,市场就是在标准之争中逐渐得以规范的。

那么,究竟应该由谁来制定标准呢?一般地说,存在三种标准:(1)国际标准,国际域名管理的权威机构是ICANN(Internet Corporation for Assigned Names and Numbers,互联网名称和号码分配机构),它制定域名管理的国际标准。国际电信标准的制定由国际电联认可。(2)国家标准,它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是国家相应的产业部门,经过研究后制定颁布的能够成为法律法规的标准。(3)事实标准。事实标准就是在市场中,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先企业,谁拥有的用户和市场份额最多,谁就被称为事实标准。对于事实标准,即时寻呼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从世界范围看,ICQ(网络呼叫器)拥有最大的用户群,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所以说ICQ是目前世界上即时寻呼的一个事实标准。

市场需要标准,标准需要统一,但统一并不意味着唯一。目前许多IT标准之争的各方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标准应该是唯一的,事实并非如此。在同一领域存在多种标准也是可能的,比如移动通信领域CDMA标准和GSM标准就同时存在。世界上被国际电联批准的3G标准也有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并不存在谁比谁强的问题。而且当制定唯一标准的条件尚不成熟时,试行2—3个标准也有利于将来制定统一的标准。

“标准”的力量

在国际互联网几千条标准当中,几乎没有中国人提出的标准。而如果把国际上整个IT产业比做一个食物链,中国的IT企业一直就处在整个链条的最下游。国内IT企业最初的发展是从代理国外企业的业务开始的,是帮助国际产品在国内市场进行推广的“推销员”。后来,聪明的中国企业抓住了另一商机,按照别人的标准,使用别人的技术、贴着别人的牌子,即贴牌生产,国内低廉的制造成本促使中国成了国际厂商名副其实的“制造厂”。在国内IT业发展的初期,两种比较快捷的原始资本积累给中国企业带来了“甜头”,但没有自主技术和标准,中国企业就像永远也挺不起腰杆的低级打工仔。可以说,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与标准,掌握“国际话语权”是关系21世纪中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无视标准的存在,就意味着要支付昂贵的“国际学费”。

国内家电业大部分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技术,更难提及标准。在与国外企业较量的过程中,遵循他人制定的游戏规则,跟从别人的标准,向国际组织“缴税”,成了中国企业安身立命的“处事法则”。

“标准为王”的时代

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是资本制胜,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就是标准制胜。互联网是一个“标准为王”的世界。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35年了,到2001年已出现了3180个技术标准文档。我国科技界仅参与了一个技术标准文档的制定,那就是1996年3月(互联网第一个标准发明27年后,TCP/IP协议发明22年后)胡道元教授牵头制定的中文字符编码标准(RFC1922)。万维网(Web)发展至今也已15年了,出现了46个技术标准,我国科技界参与制定的技术标准还没有一个。人们不希望看到在2005年、2010年的时候,国际科技界制定的网格技术标准中,还是没有我国科技界的参与。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