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千万别让“学习型”累着了 朱亚峰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要求达到“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国以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第一次。一霎时,一些地方很快掀起了“学习”的热潮:从学习型社区到学习型机关,小到学习型职工,大到学习型城市。一些领导开会报告言必称“学习型”:“学习型企业”、 “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家庭”,不知会不会弄出个“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生”来。也因为一些领导言必称“学习型”,就有一些下属挖空心思今天搞“学习型”讲座,明天进行“学习型”考察交流,后天就是“学习型”的表彰奖励。如此一来,全民皆“学”,热闹非常。

君不见,几个人陪着领导推杯换盏,戏言“学习型”公务;找来几个妙龄女郎拉着领导翩翩起舞,曰“学习型”健身;一帮人跟着领导游山玩水,谓之“学习型”考察。似乎只要沾着学习的边儿,什么腐败活动都高雅起来。

不由想起开展学雷锋纪念活动时,大家纷纷到敬老院学雷锋,让“雷锋”们和敬老院都累得够呛。我们有理由担心,如此领导重视,全民动员学习型活动,怕是也让“学习型”累着了。

本来,搞好“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学习型”社会作用,是领会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行动和体现。 可是,如果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当作应景文章,赶时髦、跟趟儿,违背学习规律,恐怕不会收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只能是表面文章,华而不实,事与愿违。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即便不是一件独坐书斋静心钻研、挑灯夜读耐得寂寞的苦差事,但和那种轰轰烈烈的热闹场景也是格格不入的。古今中外,没听说过哪位终日热衷名利的治学者,能够学有所获的。

更有甚者,某些企业领导一面要求职工创建“学习型班组、学习型职工”,增强危机感,而自己却整日忙于“会海”,陶醉于“酒海”。连一些简单的报表都看不懂,一点信息化基础知识都不懂,配台电脑,只会在网上玩玩游戏。一些机关部门,制定出一连串的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结果为了应付创建学习型机关的验收评比,反而耽误了正常的本职工作。如此学习,岂非本末倒置。

笔者以为,要想真正建成学习型社会,首先要对“学习型”有正确的解读。

其一,真正领会学习的重要性。据中国科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我国每千人中仅有14个人具有基本科学素养。在当今这个信息畅通,知识更新极快的时代,如果不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很快就会被时代的步伐所抛弃。那种以为抱着在学校里学的一点书本知识,一张文凭混终身的人,最后必然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其二,解读好谁要学和学什么问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需要学习的当然是包括全民在内的广泛对象。而这些对象当中首要需要学习的是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各种知识,学习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开动脑筋,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一切先进思想学习,学习一切成功的经验。各类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要学习,要学习市场经济经营管理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等。

所以创建学习型社会,不要一哄而上,要提倡学真东西,学管用的东西。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都要认认真真的坐下来,踏踏实实地更新一些本职工作急需的知识,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为,学有所长。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