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 刘振来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战争形态的演变,使心理战插上了高技术的翅膀。在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充分展示出一系列鲜明的特点,其地位作用、领域对象和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战争的影响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地位显现战略性

心理战已被纳入国家战略范畴,成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斗争形式。20世纪末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显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取得成功。“和平演变”可以说是“心理战”的代名词,它的成功,使人们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心理战已不再是军事斗争的辅助性手段,而是国际斗争上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战场。有鉴于此,世界各国在战略思维中,无不把心理战纳入整体战略结构之中。在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已成为国家的战略行为和基本战法,不仅兵马未动,心战先行,而且把心理进攻和心理防御贯穿全程,作为全方位、全时空、多领域、多层次的战略行动,使心理战成为主导战局走向的重要因素。

心理战的宏观策动层次已上升为国家和军队的最高战略决策层,并将心理战的首要攻击目标直接指向对方的最高战略决策者。9·11事件之后,布什在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策动下,决定在国际进行舆论布势,将伊拉克列为“邪恶轴心”,为其进行军事打击作政治铺垫。在这一总的决策牵引下,美国务院心理战略局和控制“美国之音”、报纸、出版物、电影、电视的国际交流署,都各司其责,从战略上将心理战的锋芒直指萨达姆政权,以期主导国际舆论,为军事行动营造适宜的环境。

心理战已成为主导战局走向的重要因素,对战争结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期最具代表性的信息化战争主要有四场: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2002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这四场战争在心理战的战略运用上如出一辙。美国都是把对敌的高强度心理战作为军事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军事打击的力度、范围、时间等尽可能限制在政治允许的范围之内,甚至每个军事行动都不仅要考虑军事价值,而且要考虑政治心理价值,战争每进行一阶段,都要评估对敌所取得的心理效果,尔后再决定下一阶段军事打击力度,以实现军事目标与政治心理目标的高度重合。这四场战争,不仅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心理战是“战争之前的战争,战争之后的战争”,而且更是向人们充分展示了心理战的巨大威力和为赢得战争所发挥的重大作用。

领域显现广阔性

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已逾越了军事斗争的界限,成为一种精心策划的,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进行的全方位战略行动。

纵览近些年的几场信息化战争,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无不融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宗教等各个领域的心理战为一体,使心理战成了名副其实的“心理围剿”。

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的对象也已完全突破了主要是针对军人的传统战争范围。美国《心理作战条令》提出:“心理作战的全部目的在于,在国外团体和民众中鼓动情绪,影响其态度或行为,以此支援美国的目标。”这就是说,信息化战争中心理战的对象范围,已扩大到既针对敌国作战部队,也针对敌国的民众,甚至将心理战指向与作战对象友好的国家和地区,指向中立国和与敌国相邻的周边国家及整个国际社会。信息化战争中的心理战还担负着教育本国军民,使其保持心向一致和心理稳定的任务。

方法显现多样性

从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美国不仅高度重视“心战”与“兵战”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心理战中还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从而大大地增强了心理战的功效。9·11事件以后,美国大打宣传心理战,为反恐战争奠定舆论基础。美国在做出对阿富汗出兵决策的当天,国务院即成立“宣传小组”,利用国内各主要媒体,反复渲染美国在“9·11”中的损失,广泛争取民心,以形成对恐怖主义的舆论围剿。军事打击前夕,美国务院又成立了“公关小组”,负责全面执行国家宣传战略。战争开始后,为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美国在华盛顿、伦敦和伊斯兰堡建立了三个“战时新闻发布室”,及时发布所谓“真实可靠的”战场信息,与塔利班的宣传相抗衡。美国防部还成立了“战略新闻办公室”,专门炮制虚假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向国外传递。在实施军事打击中,强化对敌心理威慑。先是调兵遣将,以压促变。在短短的20天内,在阿富汗周边500公里的范围内,集结了5个航母编队、18万军作战部队、550架作战飞机,从空中、地面基本封锁了阿富汗全境,其意图是,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威逼塔利班无条件满足美国的要求。接着,连续打击,以炸促变。美军每天均出动上百架战机对塔利班战略与战术目标进行连续轰炸。在空袭中,美国军有意使用多种具有强大心理震慑作用的新式武器,如AC—130激光攻击机,这种飞机载有新型激光武器,可以说是光闪之处,即化为灰烬,被阿富汗军队称为“死亡之光”。美国防部官员曾毫不掩饰地说,主要意图不在于完全消灭塔利班军事力量,而是力求打垮其士气,削弱其心理承受能力,引发“内部混乱与裂变”。

手段显现高技术性

高新技术使心理战手段层出不穷。在近期的几场战争中,美国均利用了卫星定位测向、电视转播技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信号模拟和失真技术、声像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努力提高心理战综合作战效果。据不完全统计,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使用的军用和民用卫星达160颗,比海湾战争时增加了23颗。美国的新闻媒体就是通过这些通信卫星向国内和世界发播了大量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战争信息和图像。现在,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图像合成技术,轻松地制造出诸如“某国军队在敌国首都广场上列队前进”、“某国领导人与敌国首脑秘密会谈,握手言和”等虚构的照片或电视画面,到时突然将这些“信息炸弹”射向对方军民,以摧毁对方军民的心理防线。人们可以利用声像技术模拟敌方国家元首和战场指挥员的声音,下达错误的作战命令,使敌方决策失误、指挥陷入混乱,并可以利用这些高技术手段调节本国军民心理,鼓舞己方士气。1993年,美国驻索马里海军陆战队在执行维和任务中,受到一些挫折。一次,狂风大作,沙尘暴骤起,部队一下子混乱起来。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军部队头顶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高达150米的耶稣图像,美军士兵见到后纷纷跪下,有的大惊失色,有的痛哭流涕,认为上帝确实与他们同在,他们来索马里作战更是“上帝的旨意”,是“为上帝而战”。后来这个图像存在了足足五分钟才散去。有资料说,这是美国心理战部队用激光全息成像系统投影到空中的图像,用以提高部队的士气。美国还十分重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渗透、信息恐怖和心理攻击。网络传播速度快,在极短的时间内,心战信息前可达前线官兵,后可达参战者家庭,上可影响最高决策机构,下可及普通民众,其影响力不言而喻。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甚至组织“黑客”专家,破解伊军方高层人物的电子邮箱密码,发送大量电子邮件,还直接拨打伊拉克高层人物的手机,实施心理威慑和诱降。近期有一则报道,称美军搞了一个“666”计算机病毒,这种病毒进入电脑后,可以使屏幕反复出现一种图像,人们反复看到这一图像,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潜在意识,导致神经错乱、幻觉甚至死亡。

力量显现专业性

在当代,世界各发达国家不但高度重视心理战的运用,而且特别重视从各个层面加强心理战的力量建设。

一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机构。现在,许多国家为了有效地进行心理防御和对外实施心理作战,都建立了相应的心理战组织系统。美国的心理战体系最为完备,其统帅机构由总统心理战顾问、参谋长联席会议心理战处、国防部办公厅心理作战部组成;中层机构由联合司令部和战区司令部的心理战部门组成;下层机构由心理战营连和心理战小组组成。国家和军队自上而下统一组织和协调心理战工作,不仅为军事斗争服务,而且为国际国内政治斗争服务。

二是建立心理战的科研和智囊机构。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及军人都非常重视心理战的研究工作,并建立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心理战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同时还重视发挥民间“思想库”的作用,利用各大学、科研机构和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心理战服务。

三是建立专业化的心理战部队和培养心理战专门人才。美军有一支人数众多的心理战部队,编配在陆海空部队,其中陆军有4个心理战群、12个心理战营、22个心理战连,海军有一个心理战欺骗大队,空军有一个特种作战联队用于支援心理战活动。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心理战院校或专业,培养专业化的心理战人才。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把两支作战能力最强的心理战部队——空军第193特种作战联队和陆军第4心理战大队,部署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巴基斯坦两国,运用多种手段对塔利班展开了战场心理进攻,如飞行广播、投撒传单、封锁塔利班新闻传播渠道等。伊拉克战争,美军动用了几乎全部现役心理战力量,还动员和组织了民间的心理战力量。其空军心理战部队装备有EC—130E心理战专用飞机,能够从时间、空间、视听、电磁等各个维度发布心理战信息;其陆军心理战部队大多精通阿拉伯语,能够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游说伊方特定人物,也能与伊拉克普遍民众和军人进行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