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网络与反恐 何伟  
 

新恐怖主义

以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为标志的网络技术革命把人类社会推向了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形成了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网络环境。就在全球上下一片高歌猛进迎接信息化时代的同时,各种信息犯罪活动也频频发生。电脑黑客的入侵,使各种重要文件和保密数据失窃;网上病毒侵染,使计算机的软硬件遭到破坏;网络的防火墙,超过三分之二被攻破;各种信息大量流失或被破坏,网上攻击事件大幅上升;网上经济诈骗增长、赌博盛行、色情泛滥,暴露个人隐私问题突出,等等。

网络技术的发展可能导致“参与爆炸”,使政治参与陷入无政府主义。网上难以控制的跨国信息流动正成为西方社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以及敌对分子政治颠覆的新工具。一些持不同政见者、恐怖组织甚至叛国集团已经开始在网络上大摆讲坛,并获得了比以往严格控制时多得多的支持。如果任由网上“参与爆炸”,社会将处于无序状态,将严重影响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人们有理由担心,在政府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电子荒野上,亿万个网民亿万种声音,多数同意的民主原则被伤害后难以找到有效协调社会整体利益的手段,可能导致日益严重的无政府主义,甚至是国家的崩溃。

利用网络实施颠覆性破坏是恐怖主义发展的一个新趋向。带有政治性的网上攻击增加, 包括篡改政府机构的网页, 侵入竞选对手的网站窃取信息, 在东南亚经济危机中散布谣言, 伪造世界热点地区的现场照片, 煽动民族纠纷等等。有可能导弹、炸弹和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已成过去,人们正面临另外一种无形但更大的威胁——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可能屈服于恐怖分子的轻轻一按。由于有了电脑和网络,恐怖主义者可以重新调整计算机编程的军事装备,改变导弹的目标,摧毁军事通讯系统,破坏城市的供水供电,扰乱机场的空中管制,从银行把钱取走……这些昔日很难做到的事情,今天一个人在遥远的地方就可以完成。

全世界由于信息系统安全的脆弱性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逐年上升,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给国家安全、知识产权以及个人信息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现代战争,国家安全的概念由此变得宽泛起来。“因特网士兵”的武器不是机关枪或汽车炸弹,但比机关枪或汽车炸弹具有更大的破坏性。一种新的恐怖主义形式已经出现,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并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网络革命与反恐怖主义

凡进入国际互联网者都是“有得有失”的。资源共享的前提是将个体拥有的信息“公共拥有化”。当共享是平等、有序进行时,每一上网成员都是受益者。但是,在人为破坏、窃密等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互联网上的被害者也必然出现。无论国家或个人、法人,谁占有和能够实现有效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就是最大的利益获取者。

长期以来,人们十分重视捍卫领土、领海、领空的主权。如今,面对无疆界的因特网,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必须更新。对一个国家而言,信息控制权是国家主权在现代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对法人、非法人团体和公民个人而言,是其依法保护相关数据,实现应得利益,保障生活安定和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信息控制权的确立与正确行使是时代的必然产物与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安全的内涵不断扩大,从信息的保密性,拓展到信息的完整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可控性等等。事实证明,当今信息控制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领土、领空、领海的管辖权。在信息时代人们虽能避免世界大战,但对付形形色色的“新恐怖主义”的挑战,维护国家的安全,无疑将是一场长期的战争。制止网络恐怖主义需要全球各国政府、企业甚至每个人的合作,从预防入手,在每个环节采取防范措施,才能使网络世界安全。对一个主权国家而言,实现自主信息的有效控制,保障有益信息的有序传播,防御有害信息的攻击破坏,其意义等同于把住国门。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