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农民呼唤文化小康 王廷兴 陈仁铭 刘明锋  
 

——襄樊市农民文化需求的调查

进入新世纪,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么,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近日,我们组成调查组到襄樊市辖区的四个县(市)区调查,通过座谈、问卷调查、个别走访,实地考察了当前农民文化需求的状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文化消费不再停留在原来的“看看电影听听戏,天天守台电视机”的低水平、单一的层次上,而是追求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卫生为一体的多层次、多样性的文化。对调查的情况分析表明,农民的文化需求主要有以下六大特点:

1、从需求对象上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的农民文化需求旺盛,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的农民的需求则较弱。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的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农民对文化需求的热情也日渐高涨。在问卷中,67%的农民表示对文化的需求“很强烈”或“较强烈; 39%的农民认为自己平时的娱乐活动“单调”;42%的农民表示目前离满足自己的文化需要还“差得远”; 81%的农民希望改变这种现状。其中,不同的农民群体对文化需求表现出了明 显的差异性。20—40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民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40岁以上的农民需求较弱;男人比妇女对文化需求更多更高一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文化需求比较强烈,小学水平以下的文盲和半文盲农民对文化需求相对单一和知足;农村党员和干部与一般农民相比,文化需求更强烈;人均年收入在 1500元以上的农民比人均 1500元以下的文化需求更为强烈。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文化消费的不同态度表明了农民文化消费水平取决于农民的收入水平。

2、从需求的文化形式上看,电视是农民业余时间文化活动最主要的形式,看电影已成为农民参与较少的文化活动形式。由于受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双重影响,农民对各种文化形式需求的态度也不一样。在“你最喜爱的业余文化活动”的问卷中,我们给出了包括 “看电视”、“打牌”、“读书看报”、“看戏”、“看电影”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95%, 只有5%的农民选择了“看电影”。调查表明,农民很少看或“不太爱看”电影的原因,一是现在很少有电影下乡,二是有些农民认为“有电视看就不需要看电影了”。 同时,农村放映的电影质量差、片子旧、观看效果不好也是影响农民对电影需要的重要原因。

3、从需求的文化内容上看,最受农民欢迎的是农业科技类文化,最少有人“光顾”的是中外文学类名著。在走访座谈中,无论是乡村干部、文化干部,还是农民,他们对“农民最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的问题,都不约而同地回答是“农业科技”。问卷中,9 2%的农民选择了最喜欢和最需要的文化内容是“农业科技文化”;61%的人表示在看电视时经常选择“农业科技频道”;7 8%的人表示愿意看“科教影片和光碟”。对“你最愿意做出的文化投入选项”,4 6%的人选择了“订购一些科技致富书刊”。 我们通过查阅农民的借书登记发现,经常有人借阅有关神怪奇谈、暴力言情的短篇故事类图书和光碟,而很少有人借阅中长篇小说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

4、从需求的供给渠道上看,农民最喜欢本地文化活动,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尽满意。调查表明,目前农民文化的供给渠道主要有三种:政府组织的“三下乡”活动、社会组织开展的公益性活动(包括一些企业的营销宣传伴有的文化活动)、农民自已组织的传统文化活动。在问卷中,5 7%的农民认为自己的文化消费主要来源是村里婚丧嫁娶时的小型演出活动和节庆时农民自已开展的舞龙舞狮活动。他们钟情于这种贴近自己生活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对文化部门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88%的农民表示了“不满意”。分析原因, 不是农民不喜欢“文化下乡”活动,而是因为这类活动主要集中在集镇上,表演时间不能适应农时,表演内容有时不合农民口味,表演时接待费用较高等。农民觉得那不是给农民看的。

5、从需求的文化层次上看,通俗文化最受农民欢迎,高雅文化或专业性较强的文化农民则不喜欢。调查表明,农民特别喜欢通俗的、贴近自已生活的、浅显易懂的文化产品,对那些高雅的、专业性较强的、离自已生活相去太远的所谓“阳春白雪”类的文化,农民没有兴趣。如在影视作品上,农民不喜欢日韩式的都市言情剧,更喜欢反映家长里短方面的家庭伦理剧;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也很受农民热捧,而像音乐会、舞蹈比赛、时装表演等电视节目,农民“一看见就换频道”。 问卷显示,有46%的农民表示喜欢“民间文化”,其中35%的农民表示喜欢“看戏”,舞龙、舞狮、划旱船、唱小戏、民间艺人的演技等民间活动最受农民欢迎。他们也希望,现在有那么多的电视频道,为什么不能为9亿农民专门开一个“三农”频道?

6、从需求的趋势上看,农民兴办文化、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很高,被动的文化消费越来越少。现在农村活跃的秧歌舞、群众集体健身舞,不但最受农民欢迎,而且农民还特别热情地参与。老河口市仙人渡镇一个做煤生意的“煤婆”在镇上组织了一个二十人的秧歌队,活动刚开展,便吸引了周围十里八村的农民来参加,他们中最远的离镇上有10多里路。现在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秧歌队常年稳定在200人左右,活动足迹遍布鄂西北。竹林桥镇农民老何有文艺特长,在镇上的扶持下,他添置了一些锣鼓、狮头、大刀等家什。当得知他要组织一个锣鼓队时,附近许多农民争相报名参加。在问卷中,42%的农民希望以“村组或乡镇为单位”组织农民自己的秧歌舞、健身舞,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现在,农民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已成为时尚。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