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经济学家该不该挨板子 邓聿文  
 

日前,在独立董事问题上,“经济学家是不是应该挨板子”因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回应媒体质疑,再次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吴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批评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舆论倾向认为,只要哪个经济学家担任了企业的独立董事,就是勾结资本家。”他认为,应该将个别人的所作所为与经济学家这个整体区分开来,经济学家不应集体挨板子。

我认为,“经济学家该不该挨板子”与人们如何看待 “利益”与“良知”的关系有关。是的,经济学家在建言献策中,必须坚守自己的公共良心。不过,按我的理解,所谓的“公共良心”,应如陈清泰所言,指的是“忠于他的内心和真实看法”,此外,还应加上一条,忠于事情本身的性质与规律。

中国是一个转型社会,转型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同的利益诉求开始显现,不同的利益群体也加速成形。因此,从理论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利益中的一份子。经济学的任务之一是研究不同利益如何配置,经济学家分化为不同利益阶层的代言人也是正常的现象。

问题不在于经济学家是否应该有自己利益的诉求,他在为谁说话;而在于他说的是否是真话,他为利益团体而对政府所做的游说是否损害了其他利益集团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打个比方,你接受了一家糖业公司的赞助,但只要你对公众说这糖是甜的,而且事实上也确实是甜的,就没有什么不对,当然,如果你把甜的说成是苦的,那就有可能“心怀叵测”。我们警惕的应该是这种情况,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反对所谓的利益代言人。

一些论者之所以反对经济学家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可能是出于担心经济学家利用自己的公信力来误导公众和决策者,从而损害别人的利益。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但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药方是,一方面,公众自己要提高识别力,不迷信专家;另一方面,社会要培养“反对派”,也就是说,既要有企业的代言人,也要有消费者的代言人;既要有资方的代言人,也要有劳方的代言人;既要有强势集团的代言人,也要有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只要不同利益集团的力量大致均衡,就不会出现损公自肥的事情。

所以,当务之急是建立社会的制衡与监督机制,让不同利益集团的声音和利益诉求都能得到制度化的表达。对多元价值和利益的追求与尊重,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