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以爱的名义  
 

——重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人人都知道教育孩子,但教育的手段却是不同的。我们中国人“望子成龙”,大抵是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有大作为,有大出息。于是,让孩子上名牌学校(最好从幼儿园开始)、受最拔尖的教育(最好到国外镀金),长大后做最热门的工作,挣最高的薪水,通常被社会公认为成功的教育。为达到这个目的,无论老师、父母还是孩子自己普遍关心的都是名校、排名、分数、成绩。经常被忽略的是,孩子在成长中是否感到幸福?他怎样与师长、同学和其他人交往?怎样面对挫折、迷茫和困难?他怎样才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怎样寻找生活中的诗意和快乐?这些问题是培养孩子人格完整、品德高尚的前提。19世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部书启发人们,情感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育。

此书是一部文学性很强的作品。描写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中叶,意大利刚刚经历民族独立斗争获得统一的时期。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本书以这位小学生的一年间的日记方式,记述了孩子们在学校、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共同教育下逐渐成长的故事。除日记外,还穿插了“每月故事”栏目,是由主人公抄写的美德故事,还有就是主人公亲人写给孩子的心里话。它所涉及的教育面是全面的,既有学校教育、又有家庭教育;既有书本教育,又有社会教育。

这里的环境显然不是什么“高尚社区”,孩子们来自社会地位悬殊的家庭,生活中有贫困、有饥饿,有不公平,孩子们也表现出形形色色的个性。有的勤奋,有的顽劣,有的懦弱,有的凶狠,还有的带着身体的残疾。这是意大利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在这个环境中,所有老师、家长,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谱写的是一曲纯美的教育诗。全社会的“爱”照亮了孩子的童年,照耀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他们分享着成长的快乐,分享着成功的喜悦,学习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建立友谊,同情别人,帮助别人,用平等和友善的举止行为改善原来的隔阂、误解、偏见,甚至敌视。无论出身、教养、脾气、秉性,他们都共同经历分享种种感情的体验。在相处中,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友善、同情、感激等等,并且用这些丰富而细腻的感情,建立起人间天堂般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情感培养的工作,不是靠简单说教和理念灌输,而是从每一件小事,每一段细节中提炼的。在这样“润物无声”的教育过程中,那些追求真善美的萌芽在幼小的心灵中破土而出了。

这部书用生动感人的小故事,证明人类教育应有的情感教育向度。它指示我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最重要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递爱心、传递情感,传递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助和其他种种美德。在传递过程中,孩子都受到了丰沛的感情滋润,受到了良好的道德训导,都感觉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关心、尊重,感觉到许多美好的事物。

上个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读到此书,真有点“开辟鸿蒙”的体验。惊讶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幸福的少年时代,还有这种感动人心的教育!而当时我们中国,生活压力沉重、子女多的父母和繁重工作中的学校教师,教育孩子时都不无粗糙和疏忽的方面,尤其缺乏情感方面的教育,而这也是我们习焉不察的。在孩提时代,差不多每个人都遭受过来自成年人爱的名义下的蛮横挫伤、打击,等这些孩子长大成年为人父母、师表以后,又以同样的方式教育更下一代。笼而统之的爱的大道理妇孺皆知,但实际上,爱的光辉却难以时刻照到每一个孩子身上。许多中国父母(包括后来的我本人)不是不关心、不心疼自己的孩子,老师不是不爱护学生,只是积习所致,使人不相信、不习惯完全凭借爱心可以培养出好孩子,民间早就有“打是亲,骂是爱,不管不教要变坏”、“严是爱,宽是害”之类的传统说法,流传甚广且代代继承。人们更相信棍棒和皮带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相信恐吓和辱骂可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对孩子丧失耐心,哪怕怒向孩子挥老拳的事情也寻常得很。我们很少弯下腰,贴近他们,诚恳和坦白地走近他们的内心,倒像个警惕性高的警察,监视、窥测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真的没有意识到,成年人的种种可笑可悲的行为和意志正在剥夺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削弱他们付出爱的能力和感受爱的能力,我们习以为常的举动其实是伤害着孩子的心灵,我们自以为是的爱刚好事与愿违。不时被媒体曝光的家庭暴力、老师体罚学生事件,还有沉湎于网吧的少年犯罪、遇凶案件,校园中虐待、残害同学案件等等令人痛心的事件,用极端的方式警告人们,恰恰是成年社会冷漠、自私,缺少爱的能力,造成了青少年感情世界的荒芜、苍白。我们的情感教育距离孩子的需要,相去有多么远啊!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19世纪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勇士,他参加过血与火的战斗,同时也是一位深怀社会主义理想的志士。书中处处闪耀着作者对世界的美好设计和想象,寄托着他对教育未来的憧憬。书的意大利原名为《心》,准确地传达出作者对教育的理解:以爱的名义,在孩子的心中建立天堂。上个世纪20年代末,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将此书翻译成中文,而且一生都身体力行地奉行着爱的教育信念,这部书和夏先生影响和感染了好几代人。直到今天,这部书仍然不过时,仍然称得上滋润现代心灵的典范。(余青)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