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注重把握教学的规律性  
 

探索基层党校主体班次教学规律,对于提高主体班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可以通过总结专题讲座课中的成功经验来认识,也可以通过总结授课中失败的教训来把握。其实,只要用心,肯下功夫,教学规律的面纱是可以逐步被揭开的。

既要“消化”,更要转化

在专题性授课前,教师应对所讲专题的内容有一个“两化过程”。其一是“消化”,消化主要是指吃透所讲内容的精神实质;其二是“转化”。转化是指把已经吃透的理论变为具体教案。消化是理解阶段,是授课的基础。转化是创新阶段,是授课的发挥。没有消化不可能有转化,没有转化,消化就失去了意义。在两化过程中,消化往往能够做到,转化则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转化是一个对所讲内容的再认识再创造过程,转化的结果必须是易于自己发挥,更易于别人接受的。转化的具体标准是使原来不易理解接受的东西,变为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并且使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东西能够被进一步深化对其精神实质的理解。这实际上是一个对已有的原始资料加工的过程。通过加工、制作出大多数人认可的产品。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而且要有独立创造参与其中。很明显“两化”过程,就是教师充分备课过程。缺少“两化”过程特别是缺少“转化”过程的备课,必然会陷入照本宣科的状态。即不善于把要讲的原始资料变为适合自己发挥的东西,进一步变为别人接受的理论,缺乏较深刻的分析。这使学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停留在表层上,难以打下深刻的烙印。

讲究诱导艺术

党校专题性授课离不开对学员进行正确的灌输,但灌输不等于把观点强加于人。强加于人的观点和见解让人难以接受,更难使学员自觉地去应用。因此,需要讲究一定的诱导艺术。这就是通过一定的引导和调动,使学员对理论学习产生较强的兴趣,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讲究诱导艺术,在授课中善于调动学员的思考积极性,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善于根据授课的整体思路,不断地在关键环节就学员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发问,引起大家的兴趣,以便紧跟讲课思路进行思考;二是善于对所授专题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学员乐于接受易于掌握。

要适当进行思想交锋

党校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领导管理人才。实现这个目标,要注重强化正确思想观念的灌输,使广大党员干部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保持清醒的头脑,也要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某些错误倾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批评,还要重视对那些“带菌者”暴露出的问题加以剖析,指出潜在的危险性。而在基层党校的主体班次教学中,对错误思想倾向的批评,往往只重视“重病号”,忽视那些处于量变中的“带菌者”。认为“带菌者”面广量大,暂时没有“发病”的危险,生怕与多数人进行思想交锋产生负面影响,因而采取迎合的态度。其表现为,一是对有争议的问题明知某种观点站不住脚,却采取折衷的态度;二是对产生某种错误倾向的根源,偏重于进行客观因素分析,对主观方面的问题则轻描淡写;三是对已经暴露出来的人们深恶痛绝的东西剖析批判得多,对尚未充分暴露但已经产生危害性的东西剖析批判得少。

注重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党校教学具有研究性质。它不仅要求教师帮助学员比较系统地掌握科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还要求引导学员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这种意义上说,教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来说明那些已经熟悉的情况,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最急需的。因为这样仅仅有助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却无法对新情况做出及时有力的回答。在这里最重要最急需的是通过对某些教学案例的分析概括,引导学员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学会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作者韩春芳 郭厚德:山东省青州市委党校)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