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庆典”的?还是“日常”的?  
 

威尼斯圣马克广场(摘自百万图库.com.cn)

城市庆典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十分独特。通过国家庆典、民间节日、重要仪式等手段,可以体现国家意志、文化情致,展现城市的个性,它们对于形成城市发展的宣传效应、影响力和凝聚力十分重要。就像2008年的北京,2010年的上海,通过举办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世界博览会,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即使是中小城市,为了展示城市品牌,延续文化意韵,也经常开展庆典活动。这正是城市生活里有“意味的形式”中的价值核心。然而,从城市学理论去解读“庆典”,还不是简单地指称城市的仪式、活动之类,而是指一种心态,体现的是工作重心何在的问题,和“日常性”相对应,如果一旦“庆典心态”占据主导地位,失去了与日常心态的适当比率,它直接影响的是建设城市的思路、做法,影响城市的内部构成方式和外部形态,更容易表现为追求表面形式,脱离实际需要,远离了普通市民的一般生活需求。因此,城市需要庆典,但对“庆典心态”却要警惕。

首先,庆典不是城市生活的全部内容,它只是生活节奏中的高潮,大部分内容还是会回归平凡的。正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世界博览会终将成为过去,那些为它们专门建设的巨大场所设施该怎样处理,至今还在困扰着一些举办过类似活动的城市。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讨论起2008年以后的北京“后奥运”问题,他们所关注的是盛大庆典以后,北京该如何持续发展,怎样使城市生活仍有丰富的“意味”,那些庞大的奥运场所该如何重新定位,才不至造成浪费。这样的讨论和思考并非超前,而是在提醒城市的建设者,应该学会全面、持久并更加日常性地为城市定位;学会在城市的大发展时期,尽力避免规划、建设城市过程中的心浮气躁,发生脱离现实、超越常规的“庆典性”变异,在根本上偏离城市发展的正常运行轨迹。

其次,城市的前景及功能定位,对一个城市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式。我们讨论城市的核心功能定位,是庆典性的,还是日常性的,并不是说城市发展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说在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哪个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并进而协调好两者关系,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注意到,在当前风行的城市建设模式中,注重庆典性、观赏性要求,超越使用性,建设“形象工程”的现象比比皆是。许多地方着迷于“宏伟规划”,喜欢推倒再建大尺度的广场、街道和“巨构建筑”,根本不珍惜原有的城市格局、肌理和样态;或者为了求得“观赏性”,就不顾本地条件,盲目引种难以适应当地气候的大草坪和昂贵植物品种,甚至用塑料制品模仿异地植物;在安排城市大型活动计划时,又多把城市当成舞台,而不是当作民众共同生息的家园;在一些操作方法上,更喜欢用夸张的色彩造型、广告式的场景,以展示“激动人心”的庆典仪式等等。总之,注意表面性要超过实际性。

如果城市发展的核心定位是在日常性,那么在建设思路上就会完全不一样。没有了太多的口号式的诉求,姿态降低了,也就有从容的心态面对历史遗产和平常状态。我们应该学会对历史的场景存有一种敬畏感,对现存的城市格局和习俗采取比较宽容、理解的态度,对需要更新的形式,学会采取消化式、包容式的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方式;采用这种心态和方法,则注意力当然要多放在研究城市的日常运转上,去努力营造适于普通民众的轻松愉悦的氛围,培育良好的家园识别性、恒久感和稳定感。好的城市规划,其重心应当首先放在“使用性”上,而不是崇尚观赏性和“伟大意义”。评价一个城市的优劣,看它是不是适于人类居住,首先要眼睛向下看,把普通市民的日常利益作为决策的核心,而不仅仅去满足“庆典心态”,或者仅仅给匆匆路过的旅游者保存一个拍照用的场景。同样也不必刻意地用“壮阔场景”诱导市民对城市产生“自豪感”,因为那些宏伟的城市场景除了观赏价值外,一般人是基本不去使用的。要更多地关心人们在城市中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更方便、更轻松自由。

再次,人们对“庆典场景”的理解和安排往往容易趋同化,思路和手法很难区分开,特别是由于国际化浪潮的冲击,建筑技术、材料的一致,造成了人们一想到庆典场景,就是简单化的场面宏伟,大广场、高楼入云之类;而人们在处理日常场景时,则要较多地考虑怎样使城市更趋向于实用、自然、平和,去营造出个性化的、地域特色鲜明的日常生活场景。日常性心态对于保护好一个城市的地域和文化个性,被实践证明是大有益处的。而如何维护、保持特色和个性,则是今天人们在强大的国际化趋势下必须解开的难题。现实中往往是普通民众对这种地域性和特色更加珍惜,这是因为普通人更在意自己家园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很是发人深省。当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市,就曾发生过民众为保护一片历史街区而和当局发生激烈冲突的事件,民众面对的是强大的开发商、政府部门,面对的是所谓国际风格和“大场景”的侵入,他们不想失去自己熟悉的小街道、小空场和老建筑,冲突持续了很久,也相当激烈,民众没有退缩,最后他们胜利了,地域风格和“日常性”胜利了。今天那被保护下来的街区成了斯德哥尔摩最吸引人的去处,当地人把那里视为赏心悦目的休闲地,观光者们也在那里发现了斯德哥尔摩生动的气息,感受到了特色鲜明的文化趣味,传统被良好地延续了下来,结果大家都是受益者。而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则一直就坚守着一种信念,即城市是为普通市民服务的,那是他们日常活动的场所,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人们会循着熟悉的路径,看着那些亲切的建筑,走回自己的家。即使它已经破旧了,它的风貌也不能随意改变,城市的更新并不都需要推倒重来,所以他们对很多旧街的改造都遵循了这一原则,格局不变,风貌依旧,只是对其内部功能做了现代化改造。他们还把占据街道中心地位的汽车,从一些改造街道里赶了出去,把那里还给行人。他们认为,人的日常性活动才是更重要的,而采用步行方式,会使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感受最深,最直接,也最亲切。这也是对城市日常性的一种良好理解。

城市当然不仅仅是日常性的,庆典也是聚集人气,形成聚集效应的必要方式。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将工作重心安放好。虽然这样做,在短期内可能不容易产生轰动效应,但长期坚持会对城市发展有良性作用。

不管是城市的日常使用者,还是外来的观光者,人们都希望一个城市的气氛要亲切自然,环境舒适宜人,生活方便轻松,场景生动并有特色,他们不喜欢城市板着冷漠的金属面孔,也不喜欢被阔大的城市尺度吓住,进而隔绝开人们的交往。有一个研究城市问题的学派,就叫“日常城市主义”,英文写作Everyday Urbanism,其含义很明确,就是主张正确面对城市每天平常的生活状态,并从中找到更适于人们交流、交往、久留不厌和栖息的方式,而不能刻意去营造看上去“宏伟壮丽”,平时却很少使用的场所,那样做的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会使城市的面目威严有余,亲切不够。“日常的城市”天然地没有那么多“宏大叙事”的要求,即使举办节庆活动,也会遵循适度、节俭、强调地域化特色的原则,既可以聚拢民气,改变生活节奏,还会对外来的旅游者产生浓烈的文化吸引力。在这样的城市里,也许那些原本弯曲的小街依旧蜿蜒曲折,那些青砖砌就的老屋风貌依然,巷口的老槐树还是枝繁叶茂,但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却会长久地存在下去,成为这里区别于别处的标志。毕竟,不是每座城市都要当“国际化大都市”的。况且,即便是“国际化大都市”,也同样需要保持平和的日常性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样板城市”一样重要。还是应该多想一想,无数不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城市该怎样建设好,它们该怎样保持一种在“浩荡”的庆典、形象至上的潮流中的清醒,用平常的心态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干好每一天该干的事情,再适度地安排好“自己的节日”,如果大家努力做到了这一点,那哪个城市还怕没有生命力?还怕没有吸引力吗?(陈宇飞)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