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推动“打工经济”发展的三个转变  
 

农民增收缓慢有多种原因,人多地少,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是其中之一,因此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分享着有限的农业经营成果,不仅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低下,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就要求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从眼下成功的做法看,发展打工经济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比较快的好形式。

所谓 “打工经济”,是指农民离土离乡到城镇或乡企中就业并获得相应的收入,使素质得到提高,生存环境 得到改善。这些年,许多农业大省发展“打工经济”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 2002年的四川省,输出到外省的农村劳动力达600多万人,创收400多亿元。黑龙江省2002年共输出农村劳动力206万人,黑龙江省绥化市把发展“打工经济”作为“一号工程”,2003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51万人,比上年增加 17万人,总收入达21亿元,人均增收524元。可见发展打工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形式。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级领导做好为农民增收的服务工作,加强管理,纳入日程,把打工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平台。总结各地的经验和做法,可以做到三个转变:

一是由盲流、单干型向有组织型转变。农民工人称为盲流,是 指其盲目流动、单干、像打游击一样,其结果农民工收入少,挣了钱还要不回来,发生问题乃至刑事案件增多,严重影响了打工经济的发展。因此,许多省及市、地、县的劳动部门成立了劳动力转移办公室,个别的乡镇、村成立了类似农会的组织,使农民外出打工的盲目行为、跑单帮变为政府行为。

二是由体力型向体力与脑力结合型转变。目前,农民工在总体上是体力型,因此其收入较低,找活干较难。许多省、市、地、县的劳动部门已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有的依托高校或技术学校,有的请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使农民有了一定的技术、一定的法律知识及自我保护的本领,有的还颁发具有一定效用的证书。由于农民工的素质提高了,外出打工不仅仅是干体力活,还可以从事一定技术性的工作和工种,其收入也相应地得到增加。

三是由流动型向相对稳定型转变。由于农民工流动性大,今年到甲地,明年到乙地,很难在一地扎根并融入进去,这很不利于农民“打工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农民工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等,使农民工永远是边缘性的游人。现在发展打工经济比较早并有信誉的地方,已由流动型转向为相对稳定型。如黑龙江省鹤岗市向北京输送保安,黑龙江省讷河市向俄罗斯市输出劳务等,都是相对稳定和固定的,有的已在打工地买了房子,孩子也上了学,也就在根本上使农民市民化,离土离开了乡,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了。 (作者吕巧凤:黑龙江省委党校)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