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应当重视党校教育规律的探讨  
 

近些年来,各级党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结构趋于合理,党校的管理方式也在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转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何在保持较好势头的同时,应对各方面的挑战,使得党校教育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我认为,这不仅要在方法、手段方面进行研究,也要在思想、观念方面发生转变,更要在党校教育规律方面深入探索,并按照规律扎扎实实地去做。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所以,规律又称为法则,表示它客观的、人的主观意志所不能抗拒的一面。党校教育规律也应是从这个意义上研究的。有人说,党校教育的地位、作用、原则、方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还有什么规律需要研究和探讨吗?其实,只要把目光放到党校教育领域,观察党校教育的实践运作过程,就会感受到党校教育规律每时每刻的存在。

首先,教育规律具有普遍性,教育的规律一般规律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这种一般规律存在于一切教育现象之中并始终贯穿于教育发展的整个过程。教育的规律很多,既有总的基本的规律,也有局部的具体的规律。教育的基本规律又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同社会的本质联系,即从宏观上对教育的分析,揭示教育同生产力发展和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的规律;二是教育同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即从微观上对教育的分析,揭示教育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的规律。尽管这些规律的研究和揭示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但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相当多的教育规律已经能够通过教育理论进行具体的阐发和较为精确的表达。尽管在普通教育中,仍没有做到自觉地运用对教育规律的认识来指导教育或教学实践,但“要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呼声和做法早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可和接受并逐步发生作用。如大家熟悉的“因材施教”规律、“循序渐进”规律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普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之中。党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教育必然受教育的一般规律的制约。因此,研究党校教育规律,首先要研究教育的一般规律,并尽可能使党校教育符合这些规律,避免走弯路。

其次,党校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有的具体规律,而且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认识这些规律或不承认其客观性,就免不了要违背它,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就免不了某些随意性。其结果,导致党校教育的目的不能完全实现。尽管党校教育同普通教育在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党校培养的是党政机关和各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人才,它的教育对象一般是有较长工作经历和较丰富领导或管理经验的上层人士,这些人士的身心发展特征明显不同于普通教育对象。因此,党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方式、方法与普通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都有明显不同,必然具有某些特殊规律。如,党校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党政领导干部从事领导和管理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政治理论知识相一致的规律;教学方法与在职领导干部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相适应的规律;科学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规律;党校教育过程中党性教育的规律等,都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显著特点。

再次,党校教育规律既具有教育过程中各有关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又明显受到社会政治结构、社会变迁特别是干部管理、干部使用、社会风气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研究党校教育规律同研究一般教育规律一样,不仅要研究和揭示党校教育同教育对象素质、能力发展的本质联系,即从微观上对党校教育的分析;也要研究和揭示党校教育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即从宏观上对党校教育的分析,揭示党校教育同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相互制约的规律,特别是同社会政治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国民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因此,研究和探索党校教育规律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既要研究教育的基本规律、体现基本规律,又不能用教育基本规律替代或取消党校教育的具体规律;既要研究和探索党校教育本身的内在的规律,又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既要探索和发现党校教育的规律,又要自觉地按照这些规律去做,坚决克服违背规律的事情发生。那么,党校教育中究竟有哪些可以称作规律性的东西?从目前的研究看,仅仅是开始,或刚刚提出这个问题,加之党校教育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至少在今天还很难用公式化的语言来描述党校教育的规律。但党校教育过程中各相关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相互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有些是大体可见的。据笔者初步观察和思考,提出一些初步结论并作如下描述:

1、党校的发展与党委重视程度相联系。党委越重视,越有利于党校的发展。但党校过多地依赖于党委的重视,表明党校发展的制度性安排仍有较大空间,并不利于党校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

2、党校的地位在于全社会的评价和认可程度。社会认可程度与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相联系。党校教育越规范、严格,党校的实际地位就越高。

3、党校的办学目标是党校功能、形象的体现。但培养目标一经提出和确立,就等于向培训对象和全社会立下了契约和保证。实现这些目标,党校就能树立良好的形象

4、党校教育的效果与培训对象学习需求满足的程度相联系。领导干部需求的差异越大,满足的难度就越大,满足需求的程度就越低。党校培训对象需求的差异是各种教育培训对象需求差异最大的群体,因此党校教育是难度最大的教育。

5、培训对象学习动力的大小与其对干部管理部门评价、使用干部方式、方法的实际判断相联系。认为人际关系因素发生的作用越大,学习的动力越低;认为实际能力因素起的作用越大,学习的积极性越高。

6、系统化、规范化是党校发展的目标。反映中央最新精神和科研最新成果对培训有利,但新精神或新成果吸纳越快、越频,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就会受到不利影响。

7、党校教育受市场化因素影响较大。主动研究市场规律、自觉适应市场规律有利于党校发展,生存空间扩大;固守原有方式,游离社会之外,发展就受限制,竞争力减小。

8、党校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体现越充分,党校发展就越扎实、稳定。整体的发展是单方面的和短期发展的积累,忽视单方面的发展,也不会实现整体的、协调的发展。

9、不同层次党校的科研成果在整体上应有不同的结构。层次越高的党校基础研究的比重应越大;层次越低的党校应用研究的比重应越大。层次较低党校的基础研究比重越大,研究的效果就越差。

10、党校教学的效果与党校科研成果的质量相联系。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手段越健全,越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有利于党校科研水平的提高。单纯检查科研成果的方法、手段用得越多,可能使得科研与教学离得越远。

11、以党校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员主体地位体现越充分,对教师主导作用的要求越高;教师主导作用发挥越充分,学员主体地位越明显。

12、政治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是党校教育的特色。但过分强调,教育的成效反而不明显;与系统的专业培训、党校生活结合,渗透得越充分、越自觉,教育的作用越突出。

13、党校学员之间的交往、联谊受诸多因素影响。尊重、理解、创造条件支持正常的交往,有助于减少非正常交往;抵制、限制、制订规章约束非正常交往,无助于正常交往的增加。

14、考试、考核对学员和教师都起作用。考试是教学成果的检验,不是对学员知识水平的测定;考试的结果反映不出学员的能力。因此,靠考试约束学员的力度越大,实际效果越不好;考试手段放弃得越彻底,对教师教学的检验越空洞。考核是学员学习情况的综合反映,考核结果的区分程度越小,学员越满意,同时考核的价值也就越小,乃至丧失。

15、党校教育为党校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思想引导有机结合的程度是创造性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或单方面传授的思想、做法越突出,教学的效果越差;导或双方互动的理念、方式越充分,教学的成效就越大。 (作者里景瑞系辽宁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