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信息时代的新闻舆论战 郝玉庆 蔡仁照 陆惠林  
 

在人类战争史上,新闻舆论战由来已久。拿破仑曾说:“报纸一张,犹联军一队也”; “一支笔,能抵三千毛瑟枪”。这一语道破了大众传媒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去年的伊拉克战争中,交战双方依托新闻媒体展开的全方位的攻心伐谋,着实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它使人们清晰地看到,新闻舆论战已成为现代战争信息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赢得战场主动权,争取民心,鼓舞士气,进而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新闻舆论战力量建设,发挥新闻舆论战力量优势,已成为新形势下战争指导和军队建设一个不容回避且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信息时代新闻舆论战的特点

所谓新闻舆论战,就是交战双方为改变敌方的现实观点、压制其意志、引导国际舆论,通过使用报刊、电视、广播和因特网等媒体,进行的新闻舆论信息攻击与防护的行动。如果说,以往的新闻舆论战还主要是服从服务于军事战,而今,新闻舆论战已经作为一种新型作战样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现代战争信息战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去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在广泛利用传单、广播、战场喊话等传统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介,进行多手段、广渠道、全方位的舆论宣传和信息攻击。这些行动不仅大大影响了伊拉克国内舆论和民众的心理,而且在瓦解伊军斗志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现今的新闻舆论战与以往的心理战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

一是报道透明。以往为了保守军事秘密,交战双方普遍的做法是让新闻媒体远离战争前线,包括1991年的海湾战争也是如此。但这次五角大楼却主动邀请500多名各国记者随军采访,现代传媒卷入其中,使得这场战争首次被“现场直播”,世界各地的观众像欣赏“美国大片”一样,关注着这场“透明的”战争。

二是虚实结合。战场内外各种消息互相掺杂、扑朔迷离,令人真假难辨。在3月2 0日美军第一天空袭后,美国媒体就频繁报道萨达姆总统及其长子乌代已经受伤,美军正在与伊拉克军队高级将领举行投降谈判等,随后又传出了伊51师整建制向美军投降的消息。与此同时,伊拉克也及时进行了有力的反新闻战:让被媒体宣布已经在空袭中丧生的伊拉克副总统拉马丹在电视上公开露面;萨达姆总统在被称受伤后接连召开高官会议;现场采访第51师师长等,使得“人工制造”的假新闻不攻自破。

三是高层出马。美伊战争开打以来,美英两国和伊拉克的政府部长以及高级军事指挥官频繁出镜,特别是伊拉克的新闻部长萨哈夫,简直就成了这场战争中的一位“电视明星”。有军事专家评论说:萨哈夫的作用抵得上伊拉克的两个师。就是美伊两国的元首也没有闲着。萨达姆自不待说,小布什在美军地面进攻遭到伊军顽强抵抗、一度进入胶着状态时,宣布全家前往戴维营休假,从而向世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现在美军的进展一切顺利,不会影响我的正常休假。此外,小布什和萨达姆还分别展开了“劳军”演讲以及在巴格达大街上与群众亲切交谈等 “新闻秀”,以不同方式鼓舞“士气”。

四是形式多样。美国除了充分利用国内的主流媒体外,还加强了以伊拉克军民为主要对象的新闻宣传。比如,“美国之音”和 B B C电台的阿拉伯语广播,还有近两年才开始广播的“萨瓦电台”,以及由美国中央情报局经营的、以萨达姆家乡为名的“提克里特电台”等,具有全方位、多层次、高密度的特点。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新闻宣传手段也没有放弃。自开战以来,美军已空投了数百万份传单,劝降伊拉克官兵。

五是导向管控。表面看起来,新闻报道在这场战争中享有更多的自由。但是仔细分析一下,美英的宣传有一个主旋律,那就是宣传这场战争是“救民众于水火的人道主义行动”。如果谁要是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就有可能遭到封杀甚至是硬摧毁。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阿拉伯国家反战的声音,伤心哭泣的伊拉克妇女儿童以及美军士兵被俘和阵亡等画面,都通过该电视台传向世界各地。于是,这个电视台先后受到了网站被攻击、战地记者的车辆被射击等报复。4月8日,该台设在巴格达的记者站遭到导弹袭击,有3名卡塔尔和其他国家的记者丧生。

传媒在信息战中地位的提升

在现代战争中,属于战时的舆论战场让人看得清楚。而和平时期,信息战的舆论战场却不一定都被人们认识。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通过对己方和敌方国家重大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宗教、军事等信息的传播与反传播来进行。新闻传媒对于信息的争夺,往往事关国家安全,其意义远远超出属于传统新闻传播的含意和概念。新闻舆论战是国家信息战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在现代战争中,如果没有新闻传媒的介入,要想取胜是不可想象的。

其一,新闻传媒由过去战略附属部分上升为战略主导部分。随着信息战的发展,新闻传媒正逐渐发生变化,不仅在战争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和平时期的舆论争夺中也显得更加重要。这些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信息是除物质、能量外,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第三大要素。事物之间的联系,本质是物质、能量和信息间的交流,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正因如此,现代战争的目标已由过去的领土扩张、经济掠夺,在很大程度上转为信息争夺。信息已成为政治和外交的武器,使用得当,可动摇一个国家的政权。新闻传媒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争夺离不开的新闻传媒。

其二,新闻传媒的战略威胁作用明显提高。人与武器是战争胜负不可缺少的决定因素和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战争中,信息正部分地代替人与武器的作用,充斥社会和战场。以往战争中,武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性能和威力上;进入信息社会,武器的威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过自身的性能和威力,高技术武器尤其突出。美国在日本投下的两颗当量不算大的原子弹,但其威慑作用却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今后的几乎所有战争依然在这个核威慑伞的阴影笼罩下。在1990年代以后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霸权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新闻传媒大量展示其高科技武器,目的是向世界,特别是向第三世界国家炫耀富有和军事实力。他们这样做,主要出于威慑目的。

其三,新闻传媒的主观意识明显增加。新闻报道必须严格遵守忠于事实的原则,不能无中生有,不可随意杜撰。然而,从近10年的高技术局部战争看,西方国家新闻传媒实施的信息战中,实际已经否定了这种观念。他们在媒体传播中,在有意表现具体真实,体现所谓新闻真实性的同时,在整体上,则根据战略需要,蓄意制造各种虚假信息,达到误导和欺骗国际公众舆论的目的。因此,有人认为,仅从传统的新闻客观性的原则出发,讨论这一问题,至少是天真和幼稚的。对此,必须从信息战的高度来重新认识。

其四,新闻传媒已成为战争双方互为打击的重要目标。在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中,南联盟的一些传播媒体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认为有必要对其毁灭性打击时,公然轰炸了南联盟的电视广播系统及设施,造成对方传播中断,人员伤亡。有专家认为,在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霸权主义国家除可能实施这种“硬打击”外,还可能采取一系列“软打击”手段。因此,作为国家传播媒体,在未来战争中,不仅要有应付“硬打击”的准备,而且须有防范和反击“软打击”的手段。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