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特别专题
 
  “以人为本”在城市发展中的作为  
 

——丹麦哥本哈根“人性化城市空间”示例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丹麦的影像是模糊的,那是个太遥远的国度,知道那里有安徒生和美人鱼的故事和那座海边的雕像,至于哥本哈根的其它也许会觉得陌生。其实在欧洲,哥本哈根还以特色鲜明的人性化城市风格而闻名,1996年它曾被授予欧洲“文化首都”的称号。

哥本哈根步行街网络工程中改造的第二条街——菲奥尔街

菲奥尔街改造前的街景

哥本哈根是欧洲较早实施“以人为本”更新改造(这里的改造可理解为“还原”)的城市。上个世纪60年代,战后欧洲的城市重建已经完成,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人们的富裕程度大大提升,私家汽车成了城市“繁荣的标志”。哥市亦无例外,它那些传统样式的大街小巷,已从早到晚被车流塞满,人们在享受汽车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着汽车带给人的困扰,汽车在切割着城市,分割占据着人的活动空间。人们开始意识到,应该研究一下使用和善待城市的最佳方式问题了。当时也没有太明确的目标,哥市政府打算先试着建设一条步行街,暂时化解一下人车矛盾,但反对意见甚多,旧街的改造是在大量的争论和非议声中开始的。1962年市中心最拥堵的斯特勒格街改造完成。很快,人们又可以在那里享受到行动自如的愉快,没有了汽车造成的紧张和压迫感,节奏舒缓了,噪音少多了。这一示范的成功,坚定了哥市政府的决心,平息了各种非议,人们更多地讨论起这样的改造该怎样做得再好些,再多些。从那时起,步行街、步行优先街的改造竟持续了近40年,他们一以贯之的政策是“以减少城市中心的交通,改善使用者的环境为目的”。

到1996年,哥市已完成了市中心区主要街道和广场的步行区域建设,步行街道总长3.66公里,有约96000平方米面积被辟出用于人们活动。人远离了机器的纷扰,获得了轻松和快乐,丹麦皇家艺术学院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教授概括为“一个一度以汽车为主的城市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漂亮、更少污染和更少噪音。这种更亲切的新型市中心表达出了一种良好的开放性,城市现在被更多的人以新的方式使用着。”

对于“以人为本”,人们理解的角度和尺度存在着巨大差异。很多人就把挤满城市的“汽车社会”理解为“以人为本”,因为它可以便利交通,拉动经济,促进就业。它的上下游产业链长得惊人,它甚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面貌、改变整个社会的心理和状态。持此意见者理直气壮,这难道不就是人类的巨大进步吗?不是证明城市繁荣的最好标识吗?

街道上塞满汽车,确实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城市的活力和“繁荣”,但也同时证明了城市规划和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人为本”的内容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和实践的多个层面,多个领域,还远不是只有“人车”矛盾这么简单。若从城市交通方式的选择与处理人车矛盾这类具体问题探究,就可能要深入到城市功能定位、功能构成的合理性;以及区域布局,街道规划,交通管理的方式、效率等诸多子问题,运行起来会形成连环套式的系统工程。这实际是一个基本理念问题,是人怎样才能成为城市的真正主人,怎样把城市还给人。现代的城市规划理念和管理实践证明,在协调人车矛盾这一难点上,人们已能够做到在保证城市高效运转的前提下,既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又能为人的体能行为(如步行、人际交往、露天表演和简单的街头运动等)留出适度空间。这对于一座城市的健康发展,对于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哥本哈根是幸运的。”扬·盖尔和拉尔斯·吉姆松教授这样总结哥本哈根的经验。他们说:“城市中心仍保持着中世纪的街道格局,有着宜人尺度的古老的建筑仍占主导地位。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许多大城市,市中心已经由于大规模的重建、战争的毁坏和交通调整而被极大地改变了。”笔者理解这并非是要反对时代的进步,拒绝技术成果为人类造福,而是在更高层次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他们认为,前人创造的城市尺度和格局并不一定成为建设现代城市的阻碍,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更高的智慧和耐心,只要善待前人的劳动,其实是可以从中发掘出新的理念的。也许是出于学者的理性思考,也可能由于二位教授的民族情感影响,他们始终对哥本哈根经验有种“幸运”的自豪感,而他们对世界的整体状况却并不乐观:“然而,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市中心正在逐年恶化——更大的噪声、更拥挤的交通使人望而却步,感到不舒服。而哥本哈根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路。随着条件的年年改善,城市中心更多地被人使用,让人赏心悦目。”他们所感到幸运的,是文化在延续,生活内容没有因为技术的简单替代,而日益苍白贫乏,相反是更加丰富多彩了。这正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化和拓展。人性化城市空间不仅仅就是修些步行街和广场,对此,他们非常清醒。

哥本哈根的成功,在于城市的面貌被完整保留,而城市的功能却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实在是“有机更新”城市发展观的一次最好实践。步行或步行优先原则,被认为是完善城市功能的一个关键点,也是城市更新的一条重要途径。自1962年后,哥市的城市改造基本分成两个阶段,首先是改造街道,改变线形的交通走向,让一些街道实现人车分流,并把人的活动和商业行为以线串联,直到形成步行网络;然后再做“点”和“面”的改造,在步行街道网络的“节点”上改造一批城市广场,使城市人群活动更有纵深空间,内容更丰富。这些努力的结果,最终形成了一个适合人们开展日常活动的步行网络格局,尺度宜人而且亲切,构成内容多样丰富,“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个中心区网络中,可以一条街道和一个广场为代表:“一街”是最早改造的斯特勒格街,改造于1962年。此街宽仅11米,曾是繁忙的机动车单行线。改造之初,反对声音比较强烈,但改造后的斯特勒格街却赢得了大家的赞誉,那里不再允许汽车穿行,人们可以轻松地走来走去、购物休闲,或随意坐下喝咖啡晒太阳,街上恢复了安静又充满生气,没了汽车却更显繁荣。它成了连接市中心区东西走向的重要枢纽,商业气氛浓厚,幽雅而不失热闹。在寒冷的冬日里,每天也可以保持25000人的流量;而在气候最好的夏天,日客流量可达55000人,达到了可容流量的饱和点,说明人们非常喜欢这条改造后的街道。而且,随着更多的其它与之相连街道的逐步改造,步行街的好处就愈加凸现。

“一广场”是近年来改造完成的市政广场。广场是城市的“节点”,作为街道的延伸,其作用要更大。哥市先是做了几个与街道改造大致同步的小广场改造实验,都是边改造边完善。而1996年完成的市政广场改造,则是在有了丰富经验后实施的,也是为了开展欧洲“文化首都”庆典活动而改建的。这个广场阔达27000平方米,建成于1905年,以活动多样,内容多姿多彩而著名。二战以后,这里逐渐成为交通换乘中心和大停车场,并经常举行游行和集会,宽阔的交通干线将广场切成两半,于是它被称做交通中转机器和城市心脏。那时的广场空间零乱破碎,线路穿插,四周密布“乱糟糟的货摊、凉亭和植物”,人的步行变得“很糟糕”。改造时,广场做了全新的规划,横穿的交通干道取消了,公共汽车站被移到广场一角,隐蔽在一个长形的黑色玻璃亭子里,视野开阔明亮,人们不再为走向哪里而困惑,步行和停留都变成了快乐的事情,广场又还给了人!

哥本哈根没有止步,还在做更新的规划。规划者们认为,公共生活还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会生长出更多样化的、社交性与休闲性完美融合的生活样式,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要建在以商业活动为主的中心区,更要深入到居住社区,使社区也有高质量的公共空间,下一步将建设一批次要广场,而不是再盲目建设新的步行街。他们还要把最初的宏观规划进一步完善细化,以求更科学合理,比如该设置多少个露天咖啡座;怎样用天然真实的材料取代混凝土材料;为座椅有选择地安装加热设施;如何适度安置大屏幕放电影和展示艺术品;加强夜间照明;探究在高纬度地区的冬季怎样吸引人们多做户外活动等等。这一切,都是围绕“以人为本”的思路展开的,是想更自然地让人们有走到市中心的理由。当然,哥市的一番作为,与我国的现状存在着发展程度的差别,但理念应该是共通的,对于城市化进程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就是要为每天每日都生活在其中的人服务。注重怎样建设宜人城市,营造美好氛围,不重形式,而重理念,才会有好的作为。

基于此,哥本哈根的实践当是一个范例。 (陈宇飞)

(本文资料来源:《公共空间·公共生活》[丹麦]扬·盖尔 拉尔斯·吉姆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特致谢忱!)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