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国家大局 思想理论 市场经济 民主法制 学术思潮 科学技术 中外历史 干部教育
当代世界 参考文摘 社会观察 党的建设 文化教育 军事国防 文学艺术 社会综合
 
  增强党校在教育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产业,教育竞争也日趋激烈。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许多高校合并合作办学,高教园区兴起,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党校教育的发展空间,使党校教育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和压力。因此,党校教育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树立起“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教育观念,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增强危机感,彻底根除“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党校作为一个执政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多年来,由于直接或间接的原因,已经形成了“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态势。要经费,由财政全额拨款;要生源,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成了党校的“理所当然”的教育对象。而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党校只是其中的一个市场主体,必须自己寻求出路,自己寻求发展空间。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增加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教育对象要有多层次性,打破狭隘的界限,使党校教育向更广泛人群的终身教育发展和延伸。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向终身教育发展,我国的高考制度改革,也取消了年龄和婚否限制。而党校教育不用说主体班的培训教育,就是函授教育也有许多苛刻的条件,近年来虽有所放宽,却还是限制在50岁以下、两年工龄、干部身份等范围内。本来教育就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种手段,而这里的“国民”,难道还有特定的人群?我们认为党校教育要打破界限,向更广泛人群的终身教育发展。在函授教育中,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招生中,取消那些苛刻条件,只要你有求学的愿望,能够通过党校的入学考试,就可以受到党校教育。为了保证质量,实施严格的考试制度,经过考试合格,方可毕业。在短期培训中,面对不同的人群开设不同的班次。这样,扩大教育对象,不仅能推动党校教育的发展,也能提高更广大人群的国民素质。

党校教育内容要不断更新、拓宽,以适应社会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而党校教育专业的单一性,实在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的角度,党校都应再增设一些新内容:(1)增设一些前沿性的知识。诸如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国际贸易的有关惯例和规定等,以满足人们对知识不断更新的需求;(2)增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理论。如计算机、英语、公共关系、国际贸易、社会学等,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3)增设国际形势、国情、省情、市情及社会热点焦点等内容,以满足人们了解时势、了解周围现实的要求。这样,对不同的人群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不仅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也有利于促进党校教育的发展。

办学方式要依据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而定,以满足社会的多方需求。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满足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是教育的天职。因而党校所办班次和所设专业及上课时间等,一定要依据社会、市场需求而定。办什么班、开设什么专业、什么时候办班、什么时间上课等等,都要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而定。只要社会有呼声、市场有需求,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开班,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开设专业。(1)扩大联合办学的范围,用它之长补己之短。任何级别的党校,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尤其是基层党校,局限性就更大,直接制约着党校的发展。因此,扩大联合办学,用它之长补己之短。一是与上级党校或与其它国民高等院校合办学历、学位班;二是与中央党校或其它党校合办应时的短期理论培训班;三是与本地的企、事业单位合办理论或专业技术培训班,充分利用党校教育资源,承办代培、委培班等等。(2)开设社会政治理论培训班。许多精明的企业管理者(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和从事其它事业的工作者,为了自己所从事事业的长久发展,都十分关心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及时地、深入地、详细地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因此,开设社会政治理论培训班,不仅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将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宗旨、任务等,通过党校教育灌输、渗透到更广泛的人群中,使我党在一定程度上占领更广大的思想文化阵地,对巩固执政地位必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吴树林 王淑珍 赵志静:河北省唐山市委党校)


 
   
打印本页
好友推荐
发表观点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学习时报社  电子邮件: xxsb@263.net  电话: 86-10-6280513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技术支持: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2004年3月25日)